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12

筷了。”江母一毛钱没借到,还生了一肚子气。
  江母走了,江二峰两口子吵起来了。
  江二峰对妻子的话十分不满:“那是我嫂子,闻钟是我侄子,你怎么能说话这么难听。”
  “我说话难听?”他的妻子沈槐花反问道:“你侄子办的事不难看?我把话撂在这里,借钱给你嫂子,不行。”
  “你……”
  “我怎么了,吃完饭睡觉,过晌还得去地里呢。”
  江母从江二峰家里铩羽而归,想了一想,借了一辆自行车,去了县城小姑子家里。
  江闻钟的姑姑姑父都在医院工作,在这个时代算是一个体面人。
  李家人照常下地干活,权当没有江闻钟这回事。
  相比之下,江母简直是度日如年。
  亲戚们一听到江母要借钱,全都变了脸色,找各种理由推脱。
  江母白天在外面求人,晚上回家就哭。
  江安妮在家里没有办法,只能再次回李家。
  李留柱见了她更冷漠了,还是那句话,离婚,还钱。
  江安妮实在没有办法,想起了韩冬青。
  韩冬青现在在县委工作,江安妮记得,他有一个叔叔,在省城的公安部门工作,或许能帮上忙。
  江安妮出去半天才回来,回家什么都没说,先得了江母劈头盖脸的一阵埋怨。
  “你干什么去了,半天不着家?我为了你弟的事,整天着急上火的,你倒好,还有心情出去逛。”
  江安妮给自己倒了一碗水,端起来一口气喝完了。
  出去多半天,她连一口水都没喝上。
  放下碗,江安妮说话也有了力气:“我去县城了,冬青有一个叔叔在省城的机关工作,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你说什么?”江母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你个死妮子,有这层关系怎么不早说,要是早点找冬青,说不定你弟这时候都出来了。”
  江安妮:“我这不是忘了吗?出去半天都累死了,我先回去躺一会儿。”
  江安妮走了以后,韩冬青立即就给自己叔叔打了电话。
  他叔叔虽然好奇,还是帮他问了一下。
  正好韩冬青的母亲来给叔叔家里送东西,韩叔叔顺嘴就把这件事跟嫂子说了。
  韩母详细问清楚了情况,回家心里一合计,始终觉得不放心,第二天一早就直奔火车站。
  按照约定的时间,江安妮又去了县城。
  头出发前,江母按着她打扮了一番。
  换上压在箱子里的碎花衬衫,年前新作的裤子,新布鞋,脸上擦了雪花膏。一头黑亮的长发梳成两条辫子垂在胸前。
  “我闺女真俊,一点儿也看不出是生了两个孩子的。”
  江母隐秘的心思,江安妮猜到了但没有说破。
  她也有些期待的。
  这次是江母和她一起去的。
  她要去韩冬青家里,孤男寡女总是有些不方便的,有江母在,就没有那些顾虑了。
  “这是安妮吧?好久没见了,江太太也来了,快请进。”
  到了韩冬青家,开门的反而不是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韩母招呼着江母和江安妮坐下:“快坐,我去倒水。”
  “江夫人,咱们得有五六年没见了。我听说安妮都有了两个孩子了,多好啊。你看看冬青,跟安妮同岁,现在就连一个对象都没有。”韩母热情的说道。
  韩冬青很尴尬:“妈,你说什么呢?”
  韩母白了他一眼:“你这孩子,我们当妈的说话,可不就说自家孩子孙子嘛。”
  江母寒暄几句,厚着脸皮说明了来意。
  韩冬青还没说话,韩母就开口:“安妮啊,不是我说闻钟,小时候看着也挺好的一个孩子啊,长大了怎么犯糊涂了呢?我听说那钱还是给安妮孩子看病的钱呢。”
  江母被说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为了儿子,她还是硬着头皮道:“这都是李家人胡说,那钱不是闻钟拿的,是安妮给的。”
  韩母的表情更加不可思议了:“安妮,那可是你孩子的救命钱,你怎么能拿孩子的救命钱给弟弟呢?这还是人吗?”
  
第11章 年代文里的婆婆
  
  
  韩母一点也没客气,把心里想的话问了个清清楚楚。
  “伯母,都是我的错,我想着孩子的病再等等没关系,弟弟要是交不上学费,那就不能上学了。”
  “闻钟什么都不知道,都是我的错,求求你们帮帮他吧。”
  江母也在一旁落泪,“闻钟这是无妄之灾啊,看在咱们以前的交情上,你们帮帮他吧。”
  “安妮啊,不是我有疑问,闻钟能不知道自己的外甥有病?能不知道李家为了孩子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去借钱?”
  韩母满脸疑问:“我们街坊邻居,单位的同事谁家有人生了大病还能知道呢,你们就在一个村里住着,你弟弟能不知道?他这是知道当不知道,揣着明白当糊涂呢?”
  韩母顿了顿,又说道:“你们夫妻连孩子的看病钱都拿不出来,你却突然拿出那么一大笔钱,闻钟就不多想想。冬青啊,你姐姐要是四处借钱给孩子看病,却突然拿出一大笔钱给你,你能要?”
  韩冬青被母亲注视的,不由得把脸转向别处。
  韩母不依不饶,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执意要一个说法。
  韩冬青无法,只好低低说了一句:“我不会要。”
  现在已经是半夜了,整个车厢静谧无声,只有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
  隔得很远,才有一盏小小的灯发出黄色的光,照的车厢里模糊不清。
  李留柱抱着熟睡的小儿子,歪头闭目养神。
  江母就坐在他们不远处,早就已经睡熟了。
  江安妮坐在他对面,毫无睡意。
  自从孩子睡着,就是李留柱抱着他,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他或许累了。
  江安妮压低声音:“留柱,孩子给我抱一会儿吧。”
  李留柱的头靠在火车的座位上,动也没动,眼睛也没有睁开。
  江安妮以为他没有听见,又说了一遍。
  就在江安妮打算说第三遍的时候,李留柱闭着眼睛说了两个字:“不用。”
  李留柱和江安妮已经决定要离婚了。
  江家东凑西凑,最终借了八百块钱给李家。
  江母好话说尽,许诺等江闻钟出来后,就马上把钱还给亲戚。
  江闻钟的学费是够的,江安妮另外给他的六百块钱除了买了手表,其余的还没有动呢。
  江母算计的很好,等儿子出来,把手表一卖,不是就能还上钱了吗。
  至于手表能不能卖上原价,多借的那二百块钱要怎么还,江母压根就没有考虑。
  刘大银答应到省城的派出所说明情况,说自己不知道,钱不是江闻钟偷得,是女婿听说小舅子上学没钱,就从家里拿出钱来给他的。
  把责任推到李留柱身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家里四个大人,李三顺和刘大银告了江闻钟,当然不能改口了。
  江安妮做了口供,也不好改口。
  至于他在镇上派出所的口供,李留柱也想好了说词。
  就说李留柱把钱给了小舅子后,怕爹娘生气,夫妻两个合起来演了一场戏。
  县城到省城的火车只有一趟,每天晚上发车,凌晨到省城。
  一下火车,江母就绷着脸道:“我儿子被关在哪个派出所,还不快走。”
  刘大银白了她一眼,吩咐儿子:“咱们先去医院。”
  省城的医院他们来过一次,是为了给开林检查来的。
  即使是五月底,早上的风也是凉的。
  还没下火车时,刘大银就找出来两件衣服,给两个孙子披上。
  李留柱抱着小儿子,刘大银领着大孙子,李三顺背着被褥行李,一家人往出站口走去。
  江安妮和江母落后两步,江母跟女儿抱怨:“你看看,李家人那是什么态度,看见咱们跟仇人似的。钱都还给他们了,他们还要怎么样?”
  江安妮愣愣的看着李家的背影,根本就没听见江母的话。
  刚才,她打算去牵大儿子的手,被大儿子躲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