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19

我给两块七毛钱,您看怎么样?”
  白鸡按斤算,一般六七毛钱一斤,过年买一只红公鸡,撑死也就两块钱。
  买鸡可不是越大越好,人们最喜欢的就是二斤多沉的,太大了反而不好卖了。
  李常有问道:“三顺家的,你那老亲是干什么的,干嘛要这么多的公鸡?”
  刘大银早就料到会有人这样问,她也早就想好了答案:“这个我也不知道啊,人家光说要公鸡,没说有什么用。”
  李常有还想问什么,他媳妇在下面拉了他一把:“你这么多话干什么,还不赶紧去给三顺家抓鸡。”
  刘大银有些不好意思道:“常有叔,常有婶,我话还没说完,这钱得等两天才能给。我那亲戚是见到鸡才给钱呢。”
  李常有夫妻倒是没觉得不好,刘大银家就在这里,还怕她不给钱。
  别看李常有岁数大了,动作快准狠,进了鸡圈没一会儿,就把九只大公鸡抓出来了。
  刘大银在外面借过公鸡,全部装进自己带来的大编织袋。
  把袋口扎紧,把编织袋往背上一背:“常有叔,常有婶,等几天我就把钱给你们送来。”
  老夫妻两个摆手道:“我们不急着用钱,你什么时候有空闲送过来就好了。”
  插好门闩,李常有和老伴唠叨:“这里三顺亲戚家里要这么多只公鸡,不知道干嘛用?”
  他老伴:“管她干嘛用呢,只要不少咱们的钱,哪怕他买了是为了上天呢。”
  刘大银把公鸡背回家,交给儿子,马上又去了下一家收公鸡。
  李三顺和李留柱杀鸡拔毛,一刻也不得闲。
  刘大银又找了十几家,收了二十多只烧鸡,加上第一次收的九只烧鸡,一共是三十五只烧鸡。
  李三顺不解:“不是说要二十五只烧鸡吗?你收这么多干嘛,剩下的咱们送到哪里去?”
  刘大银白了丈夫一眼:“你呀,就是不开窍。我没跟你说嘛,在火车上遇到三个人,一开口就要把咱们带的六只烧鸡包圆。我多带几只,在火车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人买呢?”
  李三顺有些忧心:“你上次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这次你背着这么多烧鸡,要是在火车上被抓住怎么办?万一警察把咱们的烧鸡都给收缴了,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刘大银:“呸,你就不会说点好啊。你说的我能没想到嘛,从省城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让儿子买的都是站票,到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车厢。”
  “儿子带着给省城钱大夫的二十五只烧鸡,我带着多出来的烧鸡找人卖,即使被抓,儿子也能把烧鸡送到省城,咱们也赔不了。”
  时间不早了,两个孩子都困了,刘大银带他们去睡觉,剩下的就交给他们父子了。
  刘大银是在一阵阵香味里醒来的。
  烧鸡的香味从窗户里飘进来,刘大银坐起来深呼吸一口,瞬间就精神了。
  丈夫不在,两个孙子还在睡,刘大银穿好衣服,轻手轻脚地下了炕。
  穿过堂屋,刘大银轻轻掀开儿子屋的门帘,父子两个躺在炕上此起彼伏的打着呼噜。
  不知道昨晚睡到什么时候。
  刘大银没出声,放下门帘出门做饭去了。
  昨天忙了一整晚,刘大银打算做些好吃的。
  刘大银从院子里挑了一个嫩南瓜,洗净去皮去瓢切成碎丁,锅里放上一点油,大火烧热下南瓜丁。
  炒出香味后,刘大银加了三瓢水,竹箅子上蒸上窝头。
  灶膛里填满柴,李大银起身去拌疙瘩。
  疙瘩拌好,锅里的水也开了,她又添了一把柴,让火烧的旺一些。
  打开锅盖,水咕嘟咕嘟的翻滚冒泡,南瓜和油的香气一个劲的往鼻子钻。
  用勺子搅拌几下,刘大银又盖上了锅盖。
  疙瘩汤要现做现吃才好,现在儿子孙子和丈夫都没起来,现在就做好,等吃饭的时候味道就不好了。
  
第17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烧鸡在卤汤里焖了十多个小时,香味完全渗透进鸡的每一处骨肉了。
  李三顺把所有的烧鸡捞出来沥干,再用荷叶和草纸包好。
  这包烧鸡也是一门学问,包好后烧鸡外形要齐整,鸡肉要紧实,拆开包装后烧鸡皮相要好看。
  以后说不定能开一家烧鸡店,日日卖烧鸡呢!
  李三顺心里幻想道。
  他一边包烧鸡,一边給儿子解说:“你看,烧鸡要这样放上去,两只腿要在前面,这样买的人一揭开绳子,见到的就是两只肥肥的鸡腿。”
  “裹荷叶的时候手上要用劲,但也不能太用力了,先左右再上下,包紧实喽。”
  刘大银从盆里捞出两只鸡爪子,给了两个孙子一人一个,“出去玩吧。”
  刘大银看着他们爷俩动作,说道:“三顺,等把烧鸡装完了,你把鸡爪子也包一下。”
  李三顺手上动作着,抬头问她:“包这个干什么,你还打算拿这个去卖?”
  要不是手上沾满了汤汁,刘大银真想给他一脑瓜儿。
  “那钱大夫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你不得感谢感谢人家啊。咱们家里没有别的东西,拿一些鸡爪给人家,也是咱们的一份心意。”
  刘大银恨铁不成钢,老头子的脑袋就不能转悠一点:“鸡爪子上虽然没有多少肉,但也是个荤腥。再说了,这鸡爪子下酒可是比烧鸡还好呢。”
  李三顺习惯性的想摸摸脑袋,手举起来又想起自己满手油,一脸憨笑:“还是你脑子转的快。”
  刘大银:老头子看上去更傻了。
  火车要晚上才走,刘大银一直等到天黑了,才和儿子出门。
  家里没有自行车,也没有牛车驴车,刘大银只能步行和儿子一起去县城。
  二十多里的路,还得背着东西,刘大银不觉得累,反而精神无比。
  这背上背的不是烧鸡,是小孙子的手术费,是将来大孙子的学费,是他们李家全家的希望。
  一点都不重,越重越好,越沉才越好呢。
  刘大银上了火车,母子两个在不同的车厢,李留柱不放心她:“娘,你自己一个人能行吗?”
  刘大银把包放好:“怎么不行,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呢。好了,火车快开了,你快走吧。”
  李留柱又嘱咐了他娘几句,依依不舍的走了。
  刘大银坐在座位上,仔细地观察每一位乘客,看看谁是她的潜在客户。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不少人都是拖家带口,回家探亲的。
  这一个车厢里有好几个穿着时兴,打扮洋气的乘客,刘大银暗暗把他们记在心里。
  在这个车厢,刘大银还遇见了一个“熟人”。
  是那个在医院买了她两只烧鸡的年轻人。
  这次他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脸上没有带着那个大的出奇的黑眼镜,是个非常精神的小伙子。
  一开始刘大银根本就没有认出他来,等到火车开动,他又拿出那个大黑眼镜戴上,刘大银才认出了他。
  跟刘大银买烧鸡时,他全程带着那个黑眼镜,一下子就遮住了他的半张脸,也不怪刘大银认不出他来。
  好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脑袋就有些不正常呢,这都上了火车了,怎么又戴上那黑眼镜了。
  难道这是省城最新流行的洋气打扮?
  那个小伙子不是一个人,是和三个年轻人一起坐的火车。
  不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逗得他的同伴哈哈大笑。
  他的三个同伴看穿着打扮,也都是富裕人家的后生。
  刘大银背起包,朝他们走去。
  “小伙子,你还记不记得我?”
  朱建军正和堂兄弟们闲聊呢,冷不丁一个声音在他脑袋上响了起来。
  他吓了一跳,语气就有些不好:“谁啊?”
  抬起头一看,原来还是熟人,他们前天才见过。
  “是你啊,大娘。”
  刘大银把手里的蛇皮袋往前一递,让朱建军看个清楚:“小伙子,我又带了好几只,你还要不要。”
  朱建军这次和几个堂兄弟回老家,是去看大爷爷的。
  大爷爷是他爷爷的亲哥哥,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