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37


  学费够了,以后的生活也有保障,为了一点面子就打上外甥手术费的主意,那还是个人吗?
  我呸。
  说他狼心狗肺都侮辱狗了。
  狗都比他有良心。
  这个时间不早也不晚,没课上打算出门的大学生们正好都刚出门。
  刘大银特意从家里带来了几根竹竿,这么一绑,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展示架。
  再拿出儿子绑的衣架,把衣服这么一挂,摊子就支好了。
  李留柱一遍干活一边小声道:“娘,怪不得你让我拿竹竿呢,原来是卖衣裳啊。”
  刘大银笑道:“上次咱们急着回家办营业执照,今天咱们又不急,正好在省城卖衣裳。”
  “小张这次的货可真不错,比上次好多了,我觉得肯定好卖。”
  李留柱附和道:“我也觉得好卖。”
  衣服一挂上,就有不少人围了上来。
  刘大银大声吆喝道:“呢子大衣牛仔裤,绣花衬衫哎,呢子大衣牛仔裤,绣花衬衫哎。”
  一个年轻的女孩率先问道:“阿姨,你这衣服怎么卖?”
  刘大银回道:“呢子大衣一百五,衬衫十八,牛仔裤三十,都不要票。”
  有人嘀咕道:“这么贵?”
  刘大银也不生气,笑着道:“贵,你看看我这大衣这款式,这做工,这料子,在供销社得多少钱?再说了,有钱没票你能买得到吗?”
  刘大银放下呢子大衣,拿起衬衫,翻开,指着领子哪里道:“你看看这上面的字,我这衬衫可是那啥,对,出口转内销的,一般的供销社就没有。”
  “至于这牛仔裤,这可是港岛那里过来的。你们都在省城上大学,比我懂得多,这牛仔裤洋不洋气,时不时兴,你们得比我明白的多吧。”
  一个烫着头发的年轻女孩拿起衬衫,和朋友嘀咕道:“你看,这衬衫,和牛丽丽那件差不多吧?”
  “是啊,是差不多。我记得牛丽丽说过,她那件衬衫是她爸爸从京市的益民商店排队买来的,好不容易才抢到,花了十四块钱。”
  “我也听她说过。”
  烫发女孩放下衬衫,开始还价:“阿姨,我的同学就有一件这样的衬衫,从京市的大商场买的,只要十四块钱,还不要布票呢。”
  刘大银笑呵呵:“你那同学的衬衫好买吗?”
  烫发女孩脱口而出:“不好买,他爸爸好不容易才买到,挤了好几个小时呢,她还说……”
  她还没说完,同伴就用胳膊肘碰了碰她。
  她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赶紧住了口。
  刘大银:“她爸爸得挤了好几个小时才买到,肯定得有买不到的。你们要是要的话,十七块钱,再便宜可就不行了。”
  几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还是烫发姑娘先说话了,“我要一件。”
  “我也要一件。”
  “我要一件。”
  “我不要衬衫,我要牛仔裤。”
  “陈珍,牛仔裤要三十块钱呢。”
  陈珍没回答同伴的话,和刘大银讲价,“牛仔裤便宜一点,二十八我就要了。”
  刘大银装作思考的样子,好一会儿才点头道:“行,你们是我的第一批顾客,就当开个张。”
  这一下子就卖出三件衬衫,一件牛仔裤。一件衬衫赚五元,三件就是十五元,一条牛仔裤赚三元,这一共就是十八元。
  从买了货到卖出,这还不到一小时呢,就赚了这么多钱,李留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衬衫和牛仔裤都卖出去了,呢子大衣问的不少,可就是没人买。
  刘大银也不着急,这才多一会儿啊,才有多少人知道学校门口有人摆摊卖衣服。
  烫发女孩本来想和同学出去逛街呢,买了衣服也不出去了,四个人回了宿舍换衣服。
  从她们的嘴里听说校门口有人摆摊,卖的衣服都不错,更多的学生们出来看热闹。
  看的人多了,买衣服的人自然也多了,刘大银终于卖出了一件大衣。
  买大衣的是个年轻时髦的女人,有人认识她,喊她“高老师”。
  高老师脱下大衣,换上了刚买的呢子大衣,收获了一片赞美声和羡慕的眼神。
  
第33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高老师穿上呢子大衣是如此的漂亮,给刘大银打了免费的广告。
  这个年纪的人正是爱美的时候,何况她们又是“天之骄子”,家里要是不拖累,比大部分同龄人还要有钱呢。
  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一上午的功夫,刘大银就卖出了两件呢子大衣,牛仔裤更是全部都卖光了。
  还有两个同学还问刘大银明天还来不来,还有没有牛仔裤。
  听她们话里的意思,这牛仔裤又叫喇叭裤,在省城的年轻人群体里最是时兴,买一条可不容易。
  刘大银把这些都记在心里,等明天见了小张,问问他还有没有这牛仔喇叭裤。
  短短一上午的功夫,刘大银卖衣服就挣了两百多块钱,这在以前,她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有钱了,刘大银心里也有底气了,中午带着儿子吃了一顿好的。
  上午卖衣服,下午她就去卖烧鸡。
  还是在大学门口,不过不是上午的那个大学,而是江闻钟在的那个大学。
  女生爱美,衣服当然卖的比较快。男生大部分爱吃,烧鸡当然卖的更快了。
  刚把烧鸡摆上,就有人上来问:“大姐,你这烧鸡怎么卖?”
  刘大银抬头一看,还是个“熟人”。
  是她上次来学校找江闻钟时碰见的陈老师。
  不过他没认出刘大银来。
  毕竟刘大银和上次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
  上次刘大银穿着肥大的衣裳,从家里直接来的省城,脸也没洗,头也没梳,加上神情悲愤,倒像个疯子一般。
  这次刘大银特意穿的最好的衣服,脸洗了,头梳了,神情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陈老师当然认不出了。
  “你这烧鸡怎么卖的?”陈老师问道。
  “七块钱一只,不要票。”刘大银把牛皮纸打开,好让陈老师看个清楚,“我这烧鸡都是去年养的,一只鸡最少三斤。我家这手艺是祖传的,祖上曾经是给皇上做饭的厨子,包管您吃了第一次还想吃第二次。”
  陈老师仔细看了看刘大银的烧鸡,确认比供销社卖的要大上不少,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这烧鸡是不错,最便宜多少钱卖?”
  “您要是要的话,六块五毛钱一只,再便宜不了了。”
  陈老师扶了扶眼镜,还价道:“六块钱一只。”
  刘大银:“那可不行,六块五已经是最低价了。”
  陈老师:“六块二,你卖不卖。”
  刘大银:“要不是看您是个老师,六块五我也不卖的。”
  陈老师微微讶异:“你知道我是个老师。”
  刘大银谎话张嘴就来:“您这打扮,这气度,一看就是是有学问的人,再说了,您身后就是大学,所以我猜您是个老师。”
  陈老师被恭维的很很舒服:“你倒是观察的仔细。”
  “我这一辈子,最尊重的就是读书人,”刘大银道:“您要我这烧鸡,六块三,这是最低价了。”
  刘大银来找江闻钟的时候,这个陈老师对他们态度还不错,并没有因为江闻钟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就偏袒江闻钟。
  刘大银一向敬重读书人,对这个陈老师的印象很好。
  “六块三,我要了。”
  陈老师从兜里掏出钱包,数出六块三给了刘大银。
  拿到烧鸡,陈老师先放到鼻子下闻了一下,心满意足道:“大姐,我一闻这味,就知道你家的烧鸡正宗。”
  陈老师刚走不久,又有两个人来买烧鸡。
  刘大银说了价钱,他俩也不还价,要了一只。
  等他们走了以后,李留柱跟他娘嘀咕:“娘,他们怎么都不还价啊。”
  刘大银:“他俩一看就是学生,脸皮薄,不会还价。”
  李留柱摸头:“这世界上还有不会还价的人呢。”
  李留柱也是个男人,他赶集买东西,就是一毛钱的东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