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92

量,“水生,你在省城认不认识服装厂的人?”
  “我倒是认识服装厂的人,”张水生疑惑道:“刘姨,你是想找服装厂的工人帮咱们做工?那根本就不可能,这服装厂可是国营的厂子,那工人都是正式工,人家能看得上咱们这个体工商户吗,能愿意给咱们加工服装。”
  “这国营厂,正式工看不起咱们,还能看不起钱?”刘大银很不服气,这谁会跟钱过不去。自从有了个体工商户,国家允许私有经济后,这国营厂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这赚钱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不愿意逮住它呢。
  “水生,你不要找那些大厂子,找那些小的,经营不善的国营厂,问他们愿不愿意给咱们加工衣服。这加工一件四毛钱,工厂的工人肯定得做得快,一天能赚好几块钱呢,他们能不愿意?”
  张水生挠挠头,想了又想,说道:“我去问问。”
  张水生托人找关系,过了几天,终于有了消息,有一家服装厂愿意接他们的活。
  这家服装厂真的很小,所有的工人加上厂长只有六个人。
  刘大银和张水生跟他们谈好,这衣服裁剪,缝纫,熨烫,所有的都加起来,加工费一件五毛钱。
  这工厂的工人干活就是快,第一天就给他们出了将近六十件的成品西装。
  从第三天开始,这个服装厂每天的出货量就稳定在一百件左右了。
  张水生和刘大银毫不含糊,交一次货就结算一次的工钱,一分钱也不拖欠。
  这个服装厂是做一些大厂子看不上的活计,或者给大厂子加工一些零散活计,以前大家都靠着国营厂的时候还好点,可现在有了个体经营户,他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可即使这样,张水生找到他们后,才好不容易把他们厂长给说动了。
  这国营厂替私营的个体户干活,要是传了出去,他们从上到下的这些人都得吃挂落。
  一开始工人们还不怎么愿意,他们端着国家铁饭碗的,根本就看不起私营个体户。
  可等到做完第一批活儿,领到将近三十块钱时,谁也不出声反对了,都鼓足力气拼命干活。
  就像刘大银说的,谁会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更何况他们目前的情况还不算好呢。
  张水生和刘大银那次去了特区以后,没过多久,更多的人找上了门,省城里的零售摊主们也开始上门进货了。
  刘大银和张水生的摊子铺的这样大,为了防止有心人搞破坏,张水生办了一个营业执照。
  这西装这样好卖,他俩都想多做一段时间,开始满省城地找合适的西装布料。
  各个纺织厂他们都跑遍了,可就是没有合适的布料。
  这西装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在沿海和各个大城市时兴起来了,只要是小青年,都有一个“西装梦。”
  结婚更是开始时兴穿西装了,要是买不到,新郎宁肯去借一身西装穿,也不愿意穿别的衣服。
  这几万米布料做衣服怎么够,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张水生摩拳擦掌的额想要大干一场,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布料他就是想做也做不出来。
  张水生和刘大银商量,要不他出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布料。
  刘大银劝他:“这西装这么好卖,那些大的国营工厂会看不到?咱们在省城转了一圈,你看到还有做西装的布料没?咱们这还有好几万米的布料呢,等到把这些布料做了一半,你再去找布料也不迟。”
  他俩算了算,这一套西装大约是三米布料,六万米大约是两万套西装,已经出了不到八千套,差不多还得再出一万两千套西装。
  张水生说道:“刘姨,咱们这一天几乎能出五百套西装了,十天就是五千套,二十天就是一万套,这用不了一个月,咱们的西装就能做完了,你说咱们还不得赶紧找布料。”
  刘大银还是反对,张水生问她为什么反对,刘大银说不出话来了,总不能说她是从“书”上看来的,等几年这西装就卖不动了,产品大量积压,只能便宜卖到农村去吧。
  本来刘大银就想做这一锤子买卖,把这些布料全部做完就收手不干了的。
  这张水生尝到了甜头,怎么也不肯放手了。
  刘大银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同意张水生的建议,由他去外地找布料。
  这离着西装积压还有几年,她不如再大干一场,多积累些资本,等以后好做更大的买卖。
  “那好,水生你去找布料吧,这里我来守着,可是有一点,这布料要是太贵了,你得回来跟我商量。”
  张水生微微一笑,说道:“那当然。”
  张水生出门去了,张云生的学校快开学了,这服装厂就只有刘大银一个人忙活了。
  好在他们又雇了几个人,刘大银只管记账,发钱,别的活自然有工人们干。
  张水生过了十多天才从外地回来,风尘仆仆的一张脸。
  脸上的表情有失望,忧虑,就是没有满意。
  刘大银猜到了,他恐怕没有找到合适的布料。
  果然是这样,张水生说现在全国的服装厂都把西服作为最赚钱的买卖来做,他们就把纺织厂的布料给消化了,哪里还轮得到个体工商户呢。
  毕竟国营厂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吊打个体经营户。
  张水生感慨一番,接着说道:“刘姨,这西装是做不成了,可咱们能做别的衣服啊。刘姨,咱们有了这些启动资金,一定能把这个服装厂干大干好,比国营厂还要好。”
  对于这个问题,张水生考虑好久了,刘姨眼光老辣,为人诚信忠厚,是个做生意的好伙伴。
  他和刘姨联手,一定能把这个服装厂做大做好。
  至于刘大银答不答应的问题,在他的潜意识里,刘姨能不答应吗在,这服装厂这样赚钱,刘姨还能和钱过不去。
  
第80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让张水生没想到的是,刘大银还真的不同意。
  “刘姨,这是为什么?”张水生瞪大眼睛,刘大银的答案出乎他的意料:“咱们做的这服装厂这么赚钱,您怎么不愿意再干下去呢?刘姨,你是有什么顾虑吗,说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刘大银给张水生倒了一杯水,笑着说道:“你先喝水,看你那一脑门的汗。”
  张水生:“刘姨,你先跟我说为什么,要不我喝不下。”
  “水生啊,咱们认识这么长的时间了,你仔细看过我穿的衣服吗?”刘大银指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问道:“你看我身上的衣服,好不好看,时不时兴,不说这个,我除了黑的,灰的,蓝的衣裳,我穿过别的颜色的衣裳吗?”
  这个问题把张水生问住了,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刘姨从见面到现在,好像还真没穿过鲜亮颜色的衣服,整天都是蓝的黑的,看起来灰扑扑的。
  可刘姨问这个干什么,这跟办服装厂有什么关系吗?
  对上张水生疑问的眼神,刘大银说道:“这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就像这开酒楼的,得长着一个好舌头,能吃出饭菜好不好吃;这做裁缝的,得长着一双好眼睛,知道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好看;这做学问的,得长着一颗聪明的脑袋。”
  “对我来说,这衣裳只要不破没有补丁,那就是好衣裳。你看我这眼光,开服装厂能行吗?也不是不行,可这服装厂在我手里不可能做大做强,只能维持着小作坊的规模。这西装是赚钱了,可赚的是头一份的钱,等以后西装多起来了,各式各样的西装都有了,我根本就看不出哪一种样式好看,哪一种样式不时兴,因为对我来说,这西装都是新的,都是好的。”
  “水生,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刘大银的一番话,在张水生心理扔下了一个炸弹,他本来只以为刘大银是一个普通的妇女,能干到这个规模是沾了敢想敢干的光,可他没想到,刘姨竟然有这么多的智慧。
  刘姨说的没错,开服装厂得有一双好眼睛,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得知道这衣裳好不好看,时不时兴。
  像那港岛杂志上说的,这什么衣服脱颖而出,获得了什么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