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95


  可是此时,刘大银脸上倒是有些茫然失措,无能为力的失败感。
  
第82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这不是刘大银的错,要是晚上几年,只要不是违法的东西,个人就能拿着钱找贸易公司谈进口事宜。
  张云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只能说道:“刘姨,你也不要泄气,我帮你找一找,看有没有国营厂淘汰的设备。”
  这话其实是安慰刘大银的,这国营厂的设备可是属于国家的,即使破了旧了坏了烂了,它也得在国营厂的仓库里,不可能卖给个人。
  要真的卖给刘大银,那就是倒卖国家集体财产,要是被查出来,厂里的领导还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刘大银颓废了一小会儿,很快就又打起精神来,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咱们省没有私人进口机械的先例,那我就来开这个先例。以前国家不让做买卖,现在不是也让有个体经营户了吗?以前没有私人进口机械,总要有第一个人来开这个头,那我就来开这个头。”
  刘大银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眼里带着光,好像她觉得自己说的没什么大不了,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
  就和早上遇到熟人问一句,你吃饭了吗,如此普通的话。
  张云生生一时也有些被刘大银惊住了。
  她知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一件打破常规的大事在她嘴里,怎么就如此没有重量呢!
  张云生有些被刘大银感染了,他总算知道,弟弟为什么那么崇拜刘大银了。
  是的,崇拜。
  自己那个眼高于顶的弟弟,每次说起刘大银总是一副崇拜的语气,就像小朋友崇拜老师似的。
  现在张云生也有些敬佩刘大银了,她敢想敢干,身上有一股子冲劲的同时,还有被岁月洗礼的成熟稳重。
  他这个大学生都不敢想个体者进口机械的事,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却想到了。
  “刘姨,你等我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找出最合适你的真空包装机。”张云生说道。
  “那就麻烦你了,云生。”
  刘大银的养鸡场雇了一对夫妻守着,每月给他们五十块钱,夫妻两个是当地人,把刘大银家的鸡照顾的很好。
  刘大银每个月都要进一批一年左右的公鸡,月份不同的鸡都用丝网隔开。
  张云生很快就给了刘大银答复,找出了最适合刘大银的一款真空包装机械。
  是德国产的一个小型真空机,每两分钟可以包装一次。
  刘大银找专门管这个的部门问了,就像张云生说的,这进口机械只能是国营厂,不仅如此,国营厂要报上去等审批,审批下来以后才能进口机械呢。
  左思右想,刘大银决定给简爱华省长写一封信。
  在信里,她说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希望简爱华省长能帮她一下。现在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个体经营者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他们举步维艰,走的艰难无比,希望国家能够多出台一些对于个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让他们更有信心。
  信写了出去,刘大银其实没报多大的希望。毕竟省长这么忙,能不能看到她的信还两说呢。
  简爱华看到了刘大银的信。
  所有写给简爱华的信其实是由秘书代为拆开的,秘书会去掉那些无用的信件,把有价值的信件交给简爱华。
  绝大部分的信件会由相关部门回信,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会由简爱华亲自回信。
  看到刘大银的信,简爱华陷入了沉思。
  他是支持改革开放的,在党和政府里,还有不少人是反对改革开放的,那些人认为改革开放是走资本主义的老路子,是对无产阶级的背叛。
  现在反对改革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大,因为个体工商户已经威胁到了一部分国营企业了。
  这个刘大银这个时候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不知道是好是坏呢。
  久久等不到回信,刘大银也不急,马上就要过年了,她忙着收拾东西回家过年呢。
  烧鸡店腊月二十八关的门,要到初八才开门呢。
  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家里冷锅冷灶的,也不知道能不能住人。
  大闺女来省城送货的时候,刘大银跟她说了,要她帮忙把家里收拾一下,要不回去根本就没法睡觉。
  这次只有刘大银和李三顺带着大孙子回去,李留柱带着开林留在省城,开林的治疗每两天一次,可不能停。
  刘大银坐了将近十个小时的火车,又走路从县城回来,终于到家了。
  到家的时候是晚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炕竟然是热的,被子也晒好了一点也不潮,柴房里堆满了干燥的柴火,水缸里也添满水了。
  这肯定是闺女做的。
  刘大银烧了热水,把暖壶灌满,剩下的用来洗脚,这么冷的天走了这么远的路,用热水泡脚最解乏了。
  家里没有粮食,刘大银带了麦乳精饼干什么的,算是解决了早饭。
  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要过年了,得赶紧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刘大银和李三顺带着李开元,去赶这一年的最后一个集。
  需要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刘大银和李三顺在集市来回走了好多趟,才把东西买了个差不多。
  这么多东西他们根本就没法带回家,幸好刚进集市的时候他们就碰到了村里人,赶着村里的牛车也来赶集了。
  这东西就能放在拉车上了。
  赶车的李石头笑道:“三顺哥,你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这车上得有一多半东西是你的。”
  刘大银笑道:“能不买这么多吗?我们昨天才从省城回来,家里要米没米,要面没面,只有快饿死的老鼠。就这么多东西还没买够呢,你们来了几个集了?那东西加起来肯定得比我的多得多。”
  “三顺婶子,那省城啥样啊?”一个年轻的后生问。
  “啥样?我说也说不清楚,你要是有空就来省城看看,就住在三顺婶子家里。”刘大银笑眯眯道。
  “那好,到时候婶子你不要嫌我烦。”
  “这在外地见到老乡只有高兴的份,哪能嫌你烦呢。”
  刘大银到了家里,家里的大门是开着的。
  三个闺女都来了。
  见到刘大银回来,好几个孩子一拥而上,抱住了刘大银的腰和腿。
  “姥娘,我想你了。”
  “姥娘,姥娘。”
  “姥娘,姥娘。”
  ……
  刘大银摸摸这个的头,捏捏那个的脸蛋,一时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好,姥娘带了好吃的,一会儿给你们分分。”
  刘大银这次从省城回来,可是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给三个闺女的,给三个女婿的,给孩子们的,吃的喝的,包都装不下了。
  李莲花把刘大银手里的东西接过来,说道:“娘,我们给你带了馒头,包子,藕夹,丸子,白菜豆腐什么的,你就别做了。”
  刘大银今天买了这么多的东西,三个女婿帮忙从街上提了回来。
  这每人手上都提了好几个网兜,也不知道刘大银和李三顺在集市上是怎么拿着的。
  进屋刘大银先打开从省城带回来的包,拿出糖果点心罐头,放到桌子上,全部打开,“想吃什么就自己拿什么。”
  “娘,你都打开干什么,这吃不完不是浪费吗?”
  刘大银指着一群萝卜头们,说道:“怎么会浪费呢,这孩子能吃着呢。”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李三顺在外面杀鸡宰鱼煮肉,三个女婿也一起帮忙,这人多就是力量大,李三顺还愁这么多的活什么时候做完呢,这有人帮忙,早早就能就做完了。
  吃完饭刘大银和三个闺女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家常,这大女儿和二女儿的买卖都做的不错,一年也能挣个两三千块钱。
  这不大女儿就打算明年翻盖房子,他们结婚时的房子还是土胚房,住着很不方便,以前没钱的时候只能将就住着,这有钱了就想住个好房子。
  刘大银是支持的,还说盖就盖好的,钱要是不够就跟她要。
  这刘大银这次回来,想让三个女儿都跟她到省城玩几天。
  这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