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乘坐地铁的时空学者-分卷阅读15

  也曾想过当初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走入更好的高校。可理智告诉她,凭她的资质,就算再学习十年,清北南开等高线也不一定会为她打开大门。
  还不如珍惜现在的西南联大,可真的是人中龙凤的聚集地。
  她暗暗发誓,就算回到现实了,也要少玩手机,多多学习。
  陈晓芸一开始以为她没有手机那么多天,会很痛苦,会接受不了。现代人,有哪一个是离得开手机的?她有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依赖症。
  然而来到联大后,许多同学和教授都极其有意思。她上课就像见偶像,听不懂也罢,看看真人,此生无憾矣。
  各色各样的社团很多,陈晓芸不怎么参加活动,仅仅是去参观别人,比如看看剧艺社的表演,又比如听听合唱社的合唱。
  图书馆里也有很多书可以看。
  实在没事干,她还可以和别人一样,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陈晓芸意料之中地爱上了昆明。
  凉快、东西好吃、风土人情皆有特色。这对于来自文化荒漠的陈晓芸来说,十分新奇。她就连走在路上看商贩挑杆卖菜,都看得津津有味。
  陈晓芸与汪曾祺经常偶遇,毕竟名义上是同班同学,还有点渊源。
  她有时跟着汪先生一起玩,发现更有意思了。他带她去吃的馆子,味道都很不错,堪称民国探店公众号。
  饵块、米线是常吃的,还有别的很多十分有风味的东西。她偶尔会买单,毕竟勉勉强强算这个年代的有钱人了。
  钱都兑换了,不花掉,把钱拿回去似乎也没有多大用处。
  实在不行,她的包里还有金银财宝呢。
  陈晓芸上课上累了,就泡在茶馆里,写写自己路途漫漫的十万字。
  十万字真的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她只能一字一句地去完成。
  有人会问她写的是什么,她都会回答在写日记,众人也都明白了。
  这年头,写日记是很正常的事。
  陈晓芸恍惚地在联大待了一个月的时候,成功写了12069个字。
  这是她一个字一个字数的。
  以这个速度,若是放到JJ文学城上,估计连奶茶都买不起的。
  当然啦,她只是一个平平无奇写了二十万都没签约的小可怜。
  然而,她每天的生活都似乎有些许乐趣。
  汪曾祺写的文章是可以在手机上查阅的。
  她跟着他的文字,一点点打卡,用自己的脑袋和笔。
  照片拍了也没有用,回到现实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比如,她去上了闻一多老师的课。
  闻一多,在去年现当代文学期末的考试里,老师考了他的一个名词解释。
  题目很简单,就写着:闻一多。
  她当时背得很不熟,扭扭捏捏写下:文学家,著名作品《死水》,伟大的民主斗士……
  最后,陈晓芸的那门课成绩竟然还可以,改卷老师应当付出了不少努力。
  画面转到现在,亲眼见到闻一多的她才发现每一个短短的知识点,背后都有神奇的人生。
  闻先生拿着烟斗,讲着课。
  陈晓芸默默地躲在了角落里,听课。
  真人和照片上总是有些出入,实时滤镜让陈晓芸觉得他真是个气质斐然的人。
  他这节课讲的是《楚辞》,道:“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陈晓芸心想自己不久前刚见过屈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听闻一多先生讲授《离骚》,她有了自己说不定也能成为名士的错觉。
  联大的日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陈晓芸经历了人生第一场空_0_xi_0_jing报,吓到人都没有了。
  她跟着人群往外面跑,也不知目的地在何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胆子总是小一些。
  平时她在电影院看个战争片,都受不了音效和特效,更何况这次是直接亲身体验了一番。
  陈晓芸跟着人群跑到躲藏点的时候,大口地喘着气。
  她平时不怎么锻炼,这下终于知道了锻炼的重要性。锻炼是可以保命的。
  陈晓芸今日穿了一条在这里新买的旗袍,心脏狂跳,半晌安静不下来。
  回到学校时,陈晓芸还是懵逼的。
  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她看看身边鲜活的同学们,再看看幸运未倒的铁皮校舍,眼睛眨了眨,眼泪就掉下来了。
  她蹲在原地,哭了起来,
  “太可怕了……”陈晓芸喃喃自语。
  陈晓芸由衷佩服在这个年代,还那么沉浸于做学术的老师和学生们。
  她为自己那么多年,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感到愧疚。
  她实在是太过幼稚且天真了。
  陈晓芸回到宿舍后,将这次空袭记录了下来,一下子完成了3000个字。
  在联大待了将近两个月了,陈晓芸仅仅完成了3万字。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剩下的7万字,至少半年以上才能完成。
  陈晓芸将自己观察所得,全都一一写在了纸上。
  写作这种东西,真是越写越有感悟。
  陈晓芸想将眼前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以后如果回看,这也必定是一个人生真不可或缺的宝藏。
  那么多年来,陈晓芸一直怀疑自己学文科的目的。
  是真的喜欢吗?又或者仅仅是因为文科好背。
  尤其是文学的地位在新的年代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大环境告诉年轻的他们,学习理工科更好找工作,能在这个世界更好地存活下去。
  陈晓芸终于迟来地发现,学文科或许也是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的方式。
  毕竟,精神文化是所有人都不能割舍的,是永远不熄灭的火种。
  陈晓芸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学习的决心。
  第二天,下定决心的她还是没有成功在早上十点前起床。
  舍友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神秘的舍友。她和她们不太一样,又似乎是一样的。
  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陈晓芸这个姑娘有点内向,不怎么爱说话。
  自我感觉人设一直是活泼开朗外向代言人的陈晓芸并不知道这一切,她其实只是不敢多说话,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无知和不对劲。
  多说多错,还是低调做人比较好。
  至于后来再也没有舍友能打扰到她睡觉,陈晓芸表示自己睡眠质量这么好,她也很无奈。
  陈晓芸安慰自己,没什么,学到就是赚到了。也不是说,要节节课都不遗漏。
  如果说,她学习是为了应试。之前则是为了离开这里,现在她是认真地在记录这一切。
  无论是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璀璨无比的人,还是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籍籍无名的大多数人。
  陈晓芸终于深刻地体验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核心。
  这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她所做的一切不会改变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
  可她此时此刻存在于此,能够亲眼看到这个世界,亲耳听到他们的传授,触摸到真实的一切。
  唯有一点,她发觉一个人的旅行,实在有些寂寞了。
  这是她的第四次时空旅行,也是停留最久的一次。
  陈晓芸没有非常急迫地想要回去。
  按照待在这里一分钟等于一天计算,她不过也才离开了一个小时不到。
  她几乎将所有老师的课都上了一遍。
  认识她的人有些惊奇她竟然连物理课都上,却总是在早上赖在床上起不来。
  陈晓芸的钱越用越少,也是跟着汪曾祺将学校附近的好吃的吃得差不多了。
  她还坐了火车,去附近的城市,试图游玩。
  中途碰到下大雨,踩了一脚泥,落荒而逃地坐火车回来。
  她一开始穿来的鞋已经坏掉了,现在穿的是市集上老奶奶卖的平底绣花鞋,底色为黑,耐脏得很。
  她几乎与这座城市没有违和感了。
  陈晓芸每天睡醒时,也会稍微恍惚,自己是谁,在哪里,在做什么。
  在联大的大学生活与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截然不同。
  她过去几年无一不是在课上疯狂玩手机,课下疯狂睡觉,吃饭,娱乐。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