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伟大母亲的亲闺女-分卷阅读65

海市,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东西当然贵了。”
  这个时候上大学是有补贴的,每个月十八块钱,要是省着点用,还能给家里寄一点。
  不过要是想过的好一点,这些钱就不够用了,得从家里拿钱。
  回了宿舍,除了李佩琳,张水玲也回来了,她见到姜玉燕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妈的性格就是那样,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姜玉燕把东西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笑道:“阿姨不要生我的气才是呢,我实在不知道海市跟我们那里的风俗不一样,不能叫大妈的。”
  她表情真诚:“水玲,阿姨不会生我的气吧?”
  张母当然生气了,但是张水玲能说吗。
  她只能说:“我妈没生气。”
  姜玉燕的这间宿舍还是不错的,好歹是朝阳的方向。
  宿舍的床铺两两相对,中间是四张大书桌,靠墙的地方还放着一张书桌,姜玉燕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宿舍里是没有柜子的。
  那她们的衣服要放在哪里?
  姜玉燕不由得就问了出来。
  张文清指指床底下,“玉燕,放在这里,学校外面就有卖箱子的,你可以买一个,专门用来放衣服。”
  这条件还真的是艰苦朴素啊。
  幸好她带的衣服不多,行李箱暂时还能装的下,看来下午就要出去一趟,去买箱子了。
  这是新生报到的第二天,她们宿舍才来了四个人,还有八个人没有来。
  都是年龄相近的女生,她们四个很快就熟络起来。
  第三天,宿舍里的人就满了,一个宿舍十二个人,只有姜玉燕,张文清,宋海燕是工管系的,剩下的九个女生都是汉语言专业的。
  宋海燕是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姑娘,十分爱说话,“玉燕,文清,我来的路上跟人打听了,整个工管系,就只有咱们三个女生,剩下的都是男生。”
  张文清惊讶道:“不会吧,就只有咱们三个女生,那也太少了吧。”
  “不少了,我听师兄说了,咱么上一届的工管系,就只有两个女生,咱们这一届好歹还多了一个呢。”姜玉燕说道。
  张文清:“我当初选专业的时候,以为工管系毕业的时候就能分配到国营厂里做干部的呢,没想到竟然女生会这么少。哎,玉燕,海燕,你们两个是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专业啊?”
  姜玉燕笑笑:“因为喜欢啊,我想学习企业管理,等以后自己创业。”
  她想经历一下,在上辈子口口相传的九十年代商海是什么样子的。
  宋海燕就直接多了:“我爹开了一个厂子,我就想学管理企业,等以后好接手他的厂子。”
  她们的一个舍友赵丽丽脱口而出地问道:“你没有兄弟吗,怎么要你来接手你爹的厂子?”
  赵丽丽问完,才发觉自己这话说的实在是不好听,赶紧摆手道:“海燕,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这么一问。”
  宋海燕十分不高兴,白了赵丽丽一眼:“我没兄弟,我妈就生了我一个,再说了,即使我有兄弟,我就不能接手我爹的厂子了,国家还规定男女的继承权都一样呢。”
  赵丽丽没说话,倒是她们的另一个室友说道:“我觉得丽丽说的话没错,你要是有兄弟,你爹怎么会把厂子给你,谁家的家产不是给儿子啊。”
  “那要是生不出儿子呢,现在国家都规定只能生一个。”
  姜玉燕手里拿着一本书,坐在书桌前仔细读着,这书是她办了读书证以后在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的。
  海大不愧是国内数的着的高校,图书馆里的藏书非常丰富,她一来就爱上了。
  身后宋海燕和赵丽丽们的争论还在继续,姜玉燕充耳不闻,没想到战火突然烧到了自己的身上。
  “玉燕,你要是创业成功,你创下的产业给谁,是给女儿还是给儿子?”
  姜玉燕翻了一页书,随口说道:“儿子女儿一样培养,谁有能力就把产业给谁。”
  “在你们这里儿子才有继承权,”姜玉燕头也不抬地说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一举得男。要知道,咱们可都是大学生,以后要参加工作的,国家规定城市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可是只能生一个孩子的。”
  和赵丽丽一个思想的人不说话了,姜玉燕说的倒是也对,她们都是大学生,以后要参加工作,要吃国家饭的,那就只能生一个孩子,在这里讨论这个还有什么意思呢,毕竟谁也不敢保证绝对能生儿子。
  姜玉燕的大学生活并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
  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她经常去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么几个。
  星期天的时候,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逛逛,海市的确是很繁华,不过这种繁华对她们来说只能看得到,不能摸得到,她们都是学生,兜里没有那么多的钱,面对着花花世界也只能过过眼瘾。
  宿舍的几个女生,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宋海燕烫了头发,张文清买了一只口红,赵丽丽穿上了皮鞋,其他人也或多或少的有了变化,就只有姜玉燕,和刚来的时候一点变化也没有。
  原身本来就是个小美女,姜玉燕来了以后在史家的伙食非常好,她脸长开了,个子也高了,皮肤也好了很多,看上去十分的青春靓丽。
  工管系的女生十分少,从大一到大四一共就只有十一个,因为女生少,姜玉燕还有了个系花的名头。
  这让姜玉燕十分的哭笑不得,没想到穿了一回书,竟然还成了系花。
  罗自省从M国也给她写了信,信上说他现在已经在M国的一所高中读书了,这里的教育方法和国内十分不一样,他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
  他在信上还说了,在M国,电脑很普及,M国人可以用电脑做很多事情,还有互联网,他是到了M国后才第一次接触,这让他十分新奇。
  姜玉燕边看信边笑,心里想到,等过二三十年,互联网在华国的普及程度,会比M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带给生活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姜玉燕看完信,仔细地收好,摊开信纸,开始给罗自省写回信。
  她在信上说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还说她竟然得了一个系花的名头,尽管这个系的女生以工业就只有十一个人,当然,她在信上也鼓励了罗自省,让他好好学习,她等着他的好消息。
  罗自省收到信的时候是早上,他要赶去上学,舍不得就这样拆开信了。
  转身回家,把信在最安全的地方放好,罗自省才去上学。
  他现在住在一对老夫妻的家里,丈夫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华国,还会说一些汉语,罗自省的好手艺征服了这对老夫妻,他们和罗自省相处的很好。
  刚来M国的时候,他对一切都很不适应,是这对夫妻帮助适应在M国的生活,又帮他解决了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罗,是你的朋友来的信吗?”老太太问道。
  罗自省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是,是我最最好的朋友寄来的信。”


第六十章
  天气渐渐凉了起来,冬天到了,姜玉燕遇到了一个最难熬的冬天。
  上辈子加上在这个世界度过的两个冬天,姜玉燕都是在北方度过的,比起海市北方的冬天要冷好的多,但是北方有暖气啊,海市可没有。
  在北方度过的许多个冬天,姜玉燕都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可到了海市,这个北方人口中的“南方”,姜玉燕的手上起了冻疮。
  又疼又痒,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用手挠。
  屋里也是冷的很,尤其是下小雪或者下雨,一股子潮气,冷的人身体都舒展不开,只能缩着肩膀。
  要是没课的时候,很多人都缩在床上,只有吃饭和上厕所才下来。
  姜玉燕一开始是真的不适应,就像上辈子有人在网上开玩笑,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只能靠自己的一口仙气给熬过去。
  姜玉燕快熬不过去了。
  她趁星期天去商场买了最厚的棉衣棉裤和棉鞋,赶紧给换上了。
  手套帽子暖水袋这些东西也要准备起来,姜玉燕一口气买了五个暖水袋,三个放在被子里,两个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