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知青女配-分卷阅读13


  队长家在村头,距离知青点要绕过村外一条路。
  好在帮忙的几个小伙子给力,抗包拿东西不在话下,江秋月只需挎着帆布包跟在后面。
  一路上遇到去送水的人,很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还有不远处劳作的农人,遥遥看过来一眼,大家都知道知青点来了新人。
  江秋月也在观察他们,不同于见过的大队书记几人和队长一家的穿着,普通人一般都逃不开蓝灰黑三色,衣服上好点的手肘肩膀巧妙地打上补丁,艰难一点的基本都是补丁落补丁洗的发白的样子。
  从京都到这里,她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贫困现象。
  怪不得以前听老人回忆旧时侯老是念叨那一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不过,如今初春已至,万物复苏,新绿的颜色早已蔓延在原野上和村庄里,处处生机,倒也不显得一片都是灰扑扑的。
  田野上一番热闹劳动的繁忙景象,知青点确实安安静静的,都下地挣工分去了。
  几间土胚房紧挨着耸立在村边小路旁,摇摇欲坠的像是随时要塌了,还好屋顶是土瓦而不是茅草,不然到冬天可怎么活。
  送他们来的小伙子手一指,告诉他们这里就是知青点,他们以后住的地方。
  江秋月和林文清对视一眼,再看看危房一样低矮老旧的土胚屋,无语凝噎。
  看队长家是青砖房还以为知青点至少也是砖造的,结果就这样。
  以两人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住这种房子简直难以想象。
  落差不要太大!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同样捡过亲戚家的衣服,只不过木有补丁。


第6章 初来乍到
  或许是两人嫌弃的目光太明显,另一个小伙子将军绿包放到院中,呲牙一笑。
  “唉,咱村条件还是好的,队长和村支书两家有本事砌的青砖大瓦房,剩下都是泥胚子造的,比隔壁村住猪圈牛棚的好哩。”
  林文清经他一说反应过来,抹了把脸立马转换成笑脸,给帮忙的几人递上香烟,几句话就成了好哥们。
  等人走了,跑到江秋月跟前唏嘘道,“今天可是破大财了,这地方咋整,能住吗?”
  江秋月斜看他一眼,说能住是能住的,之前来的知青不是已经在住吗,就是不知道房间怎么分配的,他们还要等等人回来。
  总要讲究个先来后到,贸贸然闯进去印象不好。
  林文清这人不轻易吃亏的小心她也能看出,有点势力眼有些能力。
  从包里摸出一包凤凰香烟扔给他,那是江母给她准备用来打点的东西,被她挪到空间一角另放。
  林文清笑眯眯接过,一看牌子眼睛亮了,反转两下摸了摸塞进了口袋里,直说赚了。
  知青点除了房子是土胚的,小院边缘更是在底部只垒了几十工分的泥土堆,上面插满了树枝权当院墙了。
  再说房子,其实就四间半,当中一左一右两间大屋的木门上都落着大锁头。
  窗子上贴着旧报纸封死的,林文清只得扒着门缝隙往里看,发现应该分别是男女生住的。
  其余两间小的在一边,挨着主屋,一个是灶房一个像是杂物房放着农具家伙。
  还有半间完全是贴着主屋搭的小棚子,不知道是干嘛的。
  房子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小块菜地,青菜和葱蒜刚冒出个头。
  从早上下车整到现在,日头高照,已经到中午了。
  两人各自各自找地方歇息,等了片刻,院外走过来几个扛着锄头铁锨的青年男女。
  “哟,来了新人啊。”
  一群人大老远就看到知青点院里有人,进门仔细看果然是来了新人。
  有人立即抱怨,“这个时候来新人是想饿死我们啊!”
  江秋月看了眼发牢骚的学生头女生,二十左右的年纪,灰色裤子蓝布褂,个子中等人很瘦,面貌小巧。
  在她观察这些人的时候,林文清已经跟当中的领头人接上话。
  知青中能带头做主的是个看起来三十岁的男同志,自称姓陈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