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到古代做任务-分卷阅读20


  九月初,在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西红柿终于红了,林文和将身上大部分钱都拿去定了小陶罐。因为他定的量多,每个划到一文五,这种陶罐放在外面卖也得要两文钱。
  这小陶罐一个可以放一斤西红柿。
  头一天,苏南珍和林文和在西红柿地里摘了半天,装了满满一背篓。
  苏南珍给所有人都洗了一个,大家从来没吃过这个,有些迟疑,“这能吃吗?”
  山里人经常上山采蘑菇,越好看的蘑菇毒性越强,大家对吃食都很小心。更何况从未吃过的西红柿了。
  林文和见大家不敢吃,直接咬了一口。
  林婆子急不可耐拍手,“你急什么。这要是有毒,你头一个被毒死。你怎么这么馋!”
  可她儿子不听话,边吃边乐,“吃吧,没毒,酸酸甜甜,很好吃呢。”
  大家见他没事,便也开始吃。
  一口下去,酸甜可口还多汁,滋味确实不错。
  全家人都惊喜万分,尤其是孩子们,一年到头也吃不到甜的,山上那酸得掉牙的野果,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就不用说这玩意了。
  等全家人吃完,还意犹未尽盯着竹篓,林文和立刻将竹篓盖上。
  大家恋恋不舍收回视线,林文贵突然问,“对了,三哥,这东西叫什么名字呀?”
  林文和之前跟媳妇和儿子就名字的问题讨论过,诚然这东西也叫番茄,但这番字代表的是番邦,许多人会误以为这西红柿是从国外运来的,就少了些神秘。所以三人统一口径,“西红柿,咱们屏山县位于梁国西部,这果实长得跟柿一样大,颜色却是红的。”
  林文贵听到这名字,立刻称赞,“这名字挺贴切。”
  林文和安利完‘西红柿’的新解释,又看向林婆子,“娘,从明儿开始,我就要进城卖西红柿。那么多地,能不能让咱爹和大哥四弟帮忙看着。我担心有人偷摘。”
  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种了一样新吃食,也都等着看笑话,要是知道这玩意能吃,有那不要脸的会趁天黑去地里偷,林婆子当即拍板,“必须看着。我也得去盯着,还有大牛二牛也是半大小伙子,他们也得去。你那片地太长了,也没个围栏,也不知能不能看得住。”她还是不放心,“不行,我得去族长家借两条狗。”
  说着,就要冲出家门,林文和叫住她,“还有大嫂和四弟妹,我们要把这东西弄成酱。少不得要她们帮忙。”
  这下子全家人都愣住了,纷纷看向他,“为什么要弄成酱,多麻烦呀,直接卖不就完了?”
  农村人心眼实,不懂得做生意的道道,林文和便将媳妇之前的打算说了。
  林婆子细细打量这两口子,“看来你们这几个月在外面跑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至少这心眼比以前多了。”
  她以前就觉得老三媳妇有心眼,她好好的儿子被她管成三孙子一般。
  要是搁以前,她肯定要生气,可她这脑子用来做生意,林婆子突然觉得还是聪明点好。
  林婆子拿着几个西红柿去了族长家,没过多久,就牵了两条狗回来。
  苏南珍则是和两个妯娌一块腌西红柿。
  她自己没腌过东西,但李兰花和何秀芸都是做惯的。
  农家人腌东西,不会放大料这些金贵东西,直接将西红柿切好,把里面的籽用纱网过滤,然后放苏南珍特地从县城买的细盐搅拌,用小陶罐盛起来盖上盖子,就行了。
  里面没有加防腐剂,再加上苏南珍没有放太多盐,保质期并不长。现在天气比较冷,大概能保存五天。
  今天是第一天摘西红柿,除了家人吃的,还有送出去几个,只剩下三十来斤,装了三十二个罐子。
  第二日一早,苏南珍和林文和去县城贩卖,他们自己开了一罐子让顾客品尝。
  苏南珍给西红柿酱的定价是两文钱一斤,这东西产量高,走的又是平民路线,定价就不能太高。
  一罐子西红柿酱四文钱,再加上罐子可以回收,与青菜一个价,大多数人家尝过之后都选择买一罐尝鲜。三十一罐西红柿酱很快卖完。
  等他们到家后,李兰花和何秀芸带着一帮孩子已经将地里摘的西红柿全部熬成了酱,总共有五百多罐。
  林家其他人不在家,李兰花有些局促,“老三,娘让我问你,这么多能卖完吗?”
  林文和也不太确定,“明儿我们先去试试看。你们还按照今天这个来。弄五百个。”
  李兰花忧心忡忡,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林文和嘱咐大嫂,种子晒干就把它收好,到时候咱们能不能赚大钱就指着它了。李兰花一个劲儿点头。


第17章 见县令
  第二天一大早,苏南珍和林文和赶早市。昨儿只有三十二个西红柿酱,两人不急着卖,所以早市都没开封。
  今天不一样,五百多斤西红柿酱,压力太大。车子装得满满当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一车货拉进城,进城速度都比平时晚了一会儿。也因此没能找到好摊位。
  林文和趁着早市人多的时候扯着嗓子吆喝,“免费品尝喽,不好吃不要钱。一斤只要两文钱!”
  大家听到免费,便一个个好奇往这边瞧,有那贪便宜的更是凑过来品尝。
  “这西红柿酱酸中带甜,甜中带了点盐,跟鸡蛋一炒,不用放任何调料,绝对好吃!大姐,我不骗你,你可以尝尝。”
  顾客:“你这只能存五天,也太短了!”
  “大姐,放太多盐那就成咸菜了。你这摆上桌,红红的,颜色喜庆,不比那黑不溜秋的咸菜疙瘩强啊。请客上桌,也是盘菜呀。”
  ……
  一上午,他们的摊位前挤满了人,有人尝了一口,觉得滋味不好,扭身就走,但大多数都觉得这玩意又便宜又好吃,买一罐尝鲜也不错。
  早市过后,两人数了下,开了四罐子尝鲜,总共卖出三百一十二罐,不得不说还是早市人1流量大。剩下的一百来罐,两人便开始沿街售卖。
  两人经过上回那个酒楼,掌柜看到林文和,立刻叫住他,“对了,你们现在还卖野菜吗?”
  林文和摇头,“没有,今天没带。”
  平时家里孩子会趁割猪草的时候挖些野菜,他顺手带进城卖。虽然现在野菜很便宜,但它无本,去地里就能挖到。孩子们还是很乐意干的。
  可昨天为了弄西红柿酱,孩子们都被抓了壮丁,估计没人去割猪草,所以还真没有野菜。
  掌柜有些失望,刚准备离开,扫眼看到那罐子里放着一些红红的东西,好奇问一句,“这什么东西?”
  林文和随口解释一句,掌柜听到独一份,尝了一下,顿时眼前一亮,“你还有多少?我都要了。”
  说实话林文和其实并不想卖给酒楼。能进这酒楼吃饭的都是有钱人,这些人知道了,他担心他的西红柿还没成功,就被人截胡。
  不过人家都主动买了,他也不能拒绝,便将剩下的全卖了。
  结完账,苏南珍和林文和一商量,两人决定现在就去找县令。
  县令是一县之主,自然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的。
  林文和从袖子掏了一串钱,将自己的来意与对方说了,那衙役脸色一变,“你说的是真的?”
  林文和将剩下的一罐西红柿酱拿出来,“东西在此,草民不敢撒谎!”
  那衙役尝了一口酱,确实没吃过,便拿着罐子进去禀告。
  苏南珍和林文和在门口等了半个时辰,那衙役才招他进去。
  原身对县令没有半点印象,林文和之前跟人打听过,大多数也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五六年前来他们县的。至今也没有挪窝。
  他的官声不好不坏。没有百姓骂他是贪官,也没有百姓称赞他是清官,总之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而他到了屏山县也没做过任何一项利民或是剥削百姓的政策,百姓的日子还跟以前一样。
  林文和猜测此人一没背影,二不是贪官或清官,三不是趋炎附势之辈,是官员中最多的那种人。
  衙役领林文和进了后院凉亭,便看到一个穿着广袖长袍的中年男人站在庭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