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翠花的六十年代-分卷阅读81

的。
  很快人就挑出来了。两男三女。医生考试成绩最好的两个不出意料的是两个男生。一个是新来的知青,叫王刚,另一个却是农场子弟,叫冯建华,七月份刚刚考中毕业,原本是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只是这孩子倒霉,高考停了,就回来农场,场里也知道他是有名的学霸,赵场长已经安排他到学校当老师了。是他自己不愿意教学,到是觉得治病救人更有成就感。
  三个护士里有一个是知青,原本方淮心一个都不想要知青的,虽然现在知青什么时候回城,还能不能回城,已经没人提没人念了,但是谁也不肯放弃哪怕一点点希望的。要是到时候知青抬腿就走了,那农场可是白把人培养出来了。还是范书记说,不能给人留话柄,得一视同仁。才停了一个。
  “凭什么不要我?我要去告你们歧视,告你们私相授受。”周东方知道诊所扩招的人员定下来之后就又找来了。
  “我还就不要你,去告吧。”她不找来,方淮心都快把这个人忘了。
  “告就告,我怕你呀。”周东方来劲了。
  那就去呗。考试是全场通知的,你自己不来参加考试,能赖着谁呀。推荐呀?不好意思,别说没人推荐你,就是有,你也不合适。还就不信了,革委会的例子在前,才过去几天啊,就有人赶跟她得瑟?
  所以,方淮心一点儿都不担心,该忙啥还是忙啥。
  人都定下来的,那就上课吧,借了学校的教室,也别白天上课耽误人家学生们上课了,就每天晚上讲一节课,前期需要教的东西也不多,主要还是自己背书。
  还没讲几天呢,林场跟江湾屯又给送来六个人,说要跟着学。
  那就学吧。
  后来范书记也找方淮心,问她能不能让想学的人都来听课,便是只看个人意愿,不算是场里安排,不管学成什么样儿,都算是自学,学的再好,场里也不负责安排工作的。
  学吧,她还能拒绝是咋滴。
  不过这种不管分配工作的,来学的人也没有很多,就二十多个人,算是好学的人了。
  也是方淮心这个医学班给范书记提了醒儿,人家接着就办了机修班,电工班,还办了驾驶班。
  这些个班可是比医学班受欢迎多了,都是实用的,技术活儿,这年代非常吃香,学的人就多,每天下午五点开课,都有人早早的就到教室里占座。
  孙小云的酱菜厂和李英的豆制品厂也都扩招了几十个人,全都招的是女工。因为都算是重体力活了,女知青们拿不下来,招的都是家属。
  加上扩大的其他厂子招的人,农场的人一下子就有点儿捉襟见肘了。除了老人和孩子,差不多都有工作了。连养猪厂刘副厂长家那个因为冬天氽鱼掉到河里面冻得只剩下四个肢头的刘二子,都到砖厂计数儿去了。年前就记砖坯的数儿,年后就记生产的数儿。用嘴咬着笔在小本子上记,也算是有个着落了。
  今年过年,外面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了,特别是京城里,第一批的知青没有回家的。新来的呢,又都彻底跟工人一个待遇了,再加上全国各地的都有,东北的还好点儿,离家近,想回的也能回。再远的,真回不去。就是近的,也是各有各的难处,回家的少。
  宿舍里满员着呢,黄芪来了就住不下了。只好方淮心去林场过年。罗玄跟胡魁带着慕易一块儿进山过年去了,林援跟夏天除夕的时候来林场吃了一顿饺子,帮着砍了不少柴禾,又打了不少鱼回来冻着,才回的宿舍。
  这么长时间敲打下来,脑子不灵光的,也知道,吃到自己肚子里的,自己得到了实惠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二愣子们也早都被同化,该吃吃该喝喝,弄山货,打渔,比本地人都积极。吃饱喝足了,还能接济一下家里,才明白,以前那日子,就不是人过的。也知道,人家就是收拾他们呢。还有啥不老实的。
  “其实成分不好有成分不好的好处。最起码,这些个孩子识实务,可能跟家教有关系,没有那么多唱高调的,知道自己得了实惠比什么都重要。”林援是这么评价的。
  某种意义上来看的话,他这种说法也算是错了。
  剔除了那些个老鼠屎之后,剩下的孩子,要么老实,要么就是成分不好,剩下的就是倒霉的了,当初分配的时候,也不知道按什么原则分的,反正是分来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倒霉透了。来了之后开始的几个月也确实是苦。也就是最近吧,才发现人家当地的工人和百姓,那日子过得可比外面强多了。原来觉得自己多倒霉的,现在都恨不能烧香拜佛感念自己的好运气。
  成分不好的那些个呢,父母不是当官的,就是知识分子,要么就是做生意的,或是地主富农啥的,一个个的,低调还来不及,都是低着头过日子,恨不能谁也别注意到自己才好呢。哪敢起刺儿啊,家里人都在遭罪呢,都恨不能两顿饭省出一顿来接济家里,哪还有心思想别的。
  烦人的少了,日子轻松了,过得也就快了。
  就只剩下当初寄匿名信举报的那个人,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是谁了,只是那人谨慎,那件事情之后一直老老实实的,一直也没有什么把柄。那就慢慢熬着吧,总有机会的。
  一开春,农场里就忙得热火朝天了。地已经开得差不多,再开荒也开不出来多少了,都是些零散的地方,之前藏着那五百多亩也给做到账里去的,再加上新开出来的五百多亩,报上去的六千三百亩就算是农场的全部耕地了。
  山脚不方便种地,也别空着了,种果树吧。反正是能利用的都利用上了。
  诊所的位置最后定在了学校的隔壁,因为要建的房子太多,农场的大院也往外扩了。学校原来就在居住区的边缘上,外扩的话,正好可空出来一小块地方。新建了五间的砖瓦房,又换上了玻璃窗,窗明几净的,光线也好,人在里面待着,心情都好多了。
  单独一大间的药房,一间诊室,剩下的三间都是病房了,挨着后墙还接出两小间房子,一间做库房放杂物,一间就做厨房,诊所不用开火,工作人员都是在家或者宿舍吃完了早饭才来上班,中午有食堂,晚上又回家了。不过冬天烧炉子烧火墙平时烧个热水什么的,还要是有炉灶的。
  办公区的房子也很快建好了,都是一样的砖瓦房。宽敞得很。
  房子都建好了,接着就是春耕了。全都忙活完了,就六月份了。
  省里来通知,让赵场长跟范书记去开会,今年又要跟农场分配知青,也不知道两位领导是怎么说的,反正最后上面是认可了农场不需要新人的理由。也就没在给分人。
  全场都轻了一口气,去年新知青来了之后,折腾的那个劲儿,大家可没忘了呢。
  七月份,最重要的事情来了。
  省里给了农场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林场里还有一个。
  那就推荐吧。为了照顾知青,农场还特意规定了,从农场子弟里推荐一位,知青里推荐一位。
  领导们也不独断专行,全场记名投票。
  场里人投场里的,知青们投知青的。
  这时候,就看出来人缘的重要性了。
  农场那边儿,不是别人,居然是李小川。这孩子平时就是孩子王,眼头儿又活,老李呢,平时人老实巴交的,没什么脾气,谁家有个活儿啥的,想借个牛借个马去拉拉车拉拉犁啥的,他也不为难。这会儿可是用上了。因为票投得太散,李小川只得了不到两百票,居然就拔了头筹。
  知青这边儿,中选的人,也很让人意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再盗我的晋江币就去。 10瓶;39015563 5瓶;娴妻.良母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51章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