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翠花的六十年代-分卷阅读109


  “那怎么滴呢?你这只小猴子,还想蹦跶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去?”梁老师早习惯的他这熊孩子学生时不时的就抽风一下的性子。
  “我前几天还想着,要不要跟齐老师去学化学呢。”做药是属于化学科的,方淮心这么说,纯粹是故意。因为在农场的时候,齐教授就是跟梁教授争论最多的。两老头儿在学术上谁也说服不了谁。梁老师呢,认为医生的水平在手术当中最重要。齐老师呢,认为药物才是绝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呛呛了这么些年了,那是老对头了。
  “哼。”果然,一听方淮心说要跟着齐教授学化学去,梁老师当时就哼了一声,把手里的杯子重重的往茶几上一放,坐在那儿生闷气去了,跟小孩儿似的。
  梁师母还有坐陪的罗道士老两口都看着笑,也当真事儿,接着聊他们的关于孩子们的话题。梁师母这些年一直在京里,当初没让跟着去农村,在城里扫了这么些年的厕所。对于方淮心跟梁老师的师徒情份也是很了解的,所以,自打方淮心他们一家子回京里,她也是把方淮心跟罗玄当亲生的孩子一样待着。对于两师徒这相处的模式,早见怪不怪了。
  既然老师都把后续的事儿给安排好了,那还真不能说就不考了。
  罗玄跟慕易他们也是,顾教授他们也都打过招呼了,让尽量往他们教书的学校考,也能给安排着,提前拿到毕业证啥的。都是自己亲自带出来的学生,什么水平人家心里都有数儿着呢,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哪能放着这样的人还跟着新生浪费时间呢?
  这样大家就都很满意了。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好好准备考试了。
  虽说那些知识对他们来说,都不难,便也得认真对待。
  罗玄他们几个的生意也不做了,天天就窝在家里看书。报名的事儿,都是胡魁和林援代办的,到县里报的名。
  到了临考试之前三天,三个人才坐上火赶回去考试。考试是在县城里,镇上开酒馆的老蔡的儿子在县里也开酒馆,也叫老蔡酒馆。他们就住在酒馆里。这北大荒上,地广人稀,下面的乡镇,跟县城,动辄就是几十上百里的,有的都一二百里地,来考试的知青又那么多,根本不可能来回通着参加考试。只能就近在县城里找地方住。这大冬天的,想在外面凑合一下都不行。小旅店就那么一两家,没办法,只要租住个人家。
  这几天,县城里的住家,都跟着发了笔小财,一晚上两块钱,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也没有挑捡,最多的人家,一铺炕上,能挤十来号人。考试考两天,得提前一天来,第三考完就走,也得住两天。人家就能挣四五十块。工资低点儿的人家,都够挣俩月的了。
  考完了,方淮心急着回家里看孩子。他们也就没回农场去,跟林援他们几个,就在老蔡酒馆里简单的聚了一下,大家报得都是京城的大学,约好了,以后到京城了再好好聚。就搭着半夜的过路车往京城返了。
  回到家,看着一个个的,闻着亲妈的味儿了,憋着小嘴儿要哭不哭的三张小脸,方淮心的心都快化了。
  接下来,就是等着考试成绩了。


第60章 该来总会来……
  十二月末的时候,能查成绩了。可以打电话到当地的招生办去查, 也可以到现场查。
  方南国比方淮心和罗玄自己都着急, 早早的就亲自打电话确认过了。
  这次查成绩,不能查具体的分数, 只能查有没有被录取。这个没什么疑意,他们都是考上的。
  不光是方淮心跟罗玄他们十来个人的小团体全都考上了。农场、林场还有江湾屯里, 但凡是报考的, 那几年跟住了上课的, 全都考上了。
  飞狐山一下子又再次成了齐市最出名的地方。这回可不是因为土匪了。这一次, 老百姓都管那时叫凤凰窝。别的地方出个把大学生, 就说是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人家这地方, 可不是个把大学生,而是上百个大学生。那可不是真真正正的凤凰窝嘛。
  因为实在是录取率太高了, 当地的教育部分都傻眼了,还以为出现了集体作弊事件呢,还特意组织人下来查。结果一查,就知道咋回事儿了。是作弊了,可不是在考场上, 而是这十来年, 人家那农场就没停了上课。那老师, 有一个算一个,都至少是大学教授,就这里高考, 参加出题的就好几个。就这个教师的资源,才不考上才怪呢。
  别的地方,学生们都忙着搞运动,学校连个正经老师都没有,没人正经教课,也没有正经上课,那高中毕业生,连初中的题都不会做。人家那是早都学大学的课程了,就是基础浅的,从头开始学的,十来年的时候,啥还学不出来?这考题又不难,人家还能考不上?
  有的人就提出来,农场这么干,明明应该劳动改造的反动学术权威,却都给养成来做学问了,是不是有欺瞒上级的情况?还有人把当年进步公社那革委会的主任要查农场不成,反而把自己给整进了监狱,整个富强县,但凡是跟那件事有关的人,全都没有好下场的事儿拿出来说,意思是飞狐山里的人,都是顽固分子,反对大革命什么的。
  可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那时候算罪过的事儿,现在再拿出来说,人家那就是有过,反而有功了。
  而且那些倒了的人,可不是因为整过农场才倒的,而是因为自己犯了罪,被人把证据递到了主管领导的案头上,才进的监狱。你硬往人家农场身上推,没道理嘛!
  再说句那啥的话,现如今,当年被人家何护过的人,都恢复工作的,那可都是能直达天听的大人物。你再拿这些事儿说,有意思吗?自讨苦吃?
  有人这么一说,那些个心里还不平的人,也就不出声儿了。
  到底有聪明人啊,借着高考这个事情,把飞狐山的成绩往上报。正好是上面要大力推动教育的时机,这可是再正面不过的例子了。省里的领导还直接就下了令,这样儿的领导,得提拔呀。
  所以,通知书还没下来呢,赵场长,范书记,还有林场的场长、书记,全都升了官。特别是赵场长,都六十多了,本来该退休的人了,直接给提到省里做教育局长去了。范书记也成了齐城的副市。都是高升了。他们走了,那场里的位子得有人添补吧,人家领导也知道,当年那么艰难的时候,农场都能屹立不倒,水泼不进,刀劈不开的,那是有门道的,也别想着什么摘桃子啥的了。让谁来,那不是让人家捡功劳,那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呢。可别费那个没用的劲了。就让赵场长他们推荐人。
  农场早都升级到省级农场了,场长的级别正经不低,要不然赵场长他们也不能直接提那么好的岗位。原本,领导们都属意高明接任的,他有文化,又有领导能力。可是人家考上大学要上学去了,这就不成了。最后还是王科长,就是百顺他爸,捡了个小漏,当了场长。江科长,就是江彩霞她爸,老运输队长,接了书记。李场长也提了半级,成了副场长。
  多多少少的,都跟着动了动,升了升。
  也不是所有知青都参加了高考的,农场里就三百多知青,只考出去几十个。剩下那些,除了自己不进取的,也有跟当地人结婚有了家庭,还有成分不好,怕政审不过没考的。这些个人,表现好的,也都提起来了。
  飞狐山两个场加一个屯就出了一百多个大学生的事儿,都传到大领导耳朵里了。老人家那个高兴啊,这可是正好合了他的主政方向呢。特意把顾教授给请到了办公室,详谈了一个多小时。
  在知道了这些人的真实水平之后,亲自批示给开了绿灯。特许这一批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结业考试,提前拿学位证书,提前参加工作。这一批学生呢,算做特招,不算在正常招生范围内,不挤占招生名额。
  自打成绩一出来,方淮心就又开始收拾房子。飞狐山一下子出来这么多人,绝大部分都报考的京里的大学,青北的就有二三十号。还有京里的各大院校,总共得有八、九十号人要来。除了他们第一批的知青都是京城人,后面的人可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