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10

人来告,殿试推迟五日,改到下月庚子。”
  改期?
  杨瓒停笔,拿起布巾擦了擦手。
  “可说是因为什么?”
  “没有。”杨土摇头,“只说推迟,没说因由。不过……”
  “不过什么?”
  杨土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我听在客栈用饭的脚夫念叨,说他有侄子给工部侍郎家送菜,听厨下说,天子罢了午朝,又罢了早朝,他家老爷有五六日没出府门了。”
  书童说得眉飞色舞,全当八卦。
  杨瓒却是听得心惊。
  殿试日期推迟,于他而言并非坏事。比起同榜贡士,他做策论的水平只能算下等。经过数日苦练,勉强可挤入中等。
  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能多出五日,勉强也能多出几分把握。
  但天子不朝?
  放下布巾,杨瓒捏了捏额角。早知道,他应该多翻翻明朝历史。
  弘治帝,貌似是个短命的皇帝?
  实在是万贵妃和弘治帝的亲爹太有名,就算对明朝历史不熟悉,都能听到几耳朵。
  弘治十八年……
  示意杨土不必再说,杨瓒坐到椅上,单手撑着下巴,指尖无意识划过镇纸,慢慢陷入了沉思。
  客栈中,李淳程文王忠得到消息,和杨瓒的反应大不相同。
  杨瓒是心惊中带着庆幸,三人却都有些郁闷,安不下心来。但事已至此,总不能跑到贡院前_0_jing_0_zuo反对吧?
  有家人在朝为官的贡士,多少晓得内情,比他人更添一分担忧。
  殿试推迟不怕,怕的是根本无法举行!
  以弘治帝的勤政,连续数日不上朝,政令多出内阁,简直匪夷所思。唯一的答案,就是天子“偶染微恙”不实,小病实是大病,闹不好,龙椅上会换个新帝!
  知情者多心中忐忑,惴惴不安。
  相比之下,无知淡定倒成了优势。
  京城内小道消息频传,乾清宫中,弘治帝却不像猜测中的形容枯槁,病入膏肓,起都起不来。
  虽多日未露面,但经过太医院群策群力,精心调养,精神的确好了不少。难言是药方的功效,还是丹药的作用。总之,每日里,弘治帝总能余出一两个时辰教导太子。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肆意而为。”
  “治国之道,不在事事亲为,而在御人。”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亲贤臣远小人固然不错,然朝中多君子,亦不能少了小人。君子可用,小人亦可用。君子刚正,小人诡诈,如何用,需得由尔把握。”
  “朝臣言,厂卫乃天子鹰犬。此言不假。”弘治帝顿了顿,加重声音,“然鹰的爪上有环,犬的颈上有绳,其不过看门捕盗之用,生杀皆握于尔手。”
  弘治帝谆谆教诲,恨不能将毕生所得全部灌输给太子。
  朱厚照听得认真,但能真正听进去多少,唯有他自己知晓。
  京城之外,送信的快脚已抵达涿鹿县。打听着寻到杨家,见到门上挂着白幡,族人个个带孝,不由得吃了一惊。
  寻上一个系着麻带的中年汉子,先行礼,再开口问道:“此处可是涿鹿县杨家,甲子科举人杨瓒杨老爷家宅?”
  “正是。”汉子带着几分戒备,问道,“你是何人?”
  快脚长出一口气,脸上带出几分喜色,忽见汉子腰间麻带,忙又收了回去,正色道:“我从京中来,带有杨老爷的家信。”
  “四郎的信?”
  “杨老爷高中今科春闱第五十九名,不日将要殿试面君。跟着杨老爷的书童交代,这封信必送到杨宅,交到杨翁手中。”
  “四郎考中了?!”
  汉子愣住,脸颊抖动,继而现出狂喜,一把抓住快脚,道:“随我来!”
  拍开木门,汉子高声道:“三叔,四郎中了,中了!”
  说话间,屋内奔出一跛脚男子,同样麻衣在身,脸上亦带着狂喜。
  “中了?真中了?”
  “中了!还有四郎的书信!”
  汉子抓着快脚,道:“三叔这里我顾着,你快让娃儿给族长送个信!”
  “哎,对,送信!得快送信!”
  快脚一路被拽着,根本来不及张口。
  待进到屋内,扑鼻一股苦涩的药味。
  一位年不及五旬,却满头白发的男子被搀着走来。其身上披着布袍,肩背裹着绷带,隐隐渗出血色。
  见到快脚,男子面带激动,问道:“可是我家四郎的家信?”
  得知男子身份,快脚忙行礼,道:“杨翁在上,正是杨老爷的书信!”
  论理,杨父乃是不惑之年,称不上“翁”。但杨瓒已是贡士,殿试过后,再不济也是三甲同进士,官身有望。
  快脚不至下九流,身份也是不高,见到杨瓒家人,自要恭敬十分。
  “好、好啊……”
  杨父接过书信,不待细看,已是滚出热泪,语不成声。
  快脚之后,闫大郎亦抵达家中。
  此番未能得中,又在闫璟处落了不是,险些酿成大祸,闫大郎很有几分郁郁。见到父亲母亲,只是草草行礼,借口行路疲惫,早早回房歇息。
  后宅中,一个小丫环急匆匆行过,穿过一座跨院,寻到娇客暂居处,同看门的丫环耳语几句,得了几个铜钱,欢喜离去。
  关上门,丫环行到内室,临窗正坐着一名蓝衣少女,豆蔻之年,脸庞还有几分稚气,眼尾微微上挑,自有一股难言的妩媚。
  “红姐儿,大郎回来了!”
  听到此言,少女头也不抬,仍一心瞄着花样子。
  丫环瞧了瞧,又道:“红姐儿不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
  “大郎未中,杨家的四郎却是中了,姐儿此时去,也好安慰……”
  少女忽然抬起头,眸中凝出一抹冷色。
  “我奉父母之命暂居于此,为的是什么,你也清楚。舅母的心思实不可取,你也别眼皮子太浅。”
  丫环张张嘴,却不敢再劝。
  “我视你为第一得用的人,才告诉你这些。”少女扫一眼窗外,柔声道,“刘氏祖上乃是功臣,虽逢难没落,我父亦在县衙得用。不是闫家在京中有门路,我何必来同这等庸人虚与委蛇。”
  丫环讷讷不出声,更不敢提醒,红姐儿口中的庸人可是她的亲舅和舅母。
  似是有许多话压在心中,不吐不快,少女继续言道:“闫家同杨家之事,我也知晓几分。可笑舅舅做事拖沓,虎头蛇尾。要么就不做,也好扯开关系。要么就该做绝,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
  少女冷笑,花费银钱上下打点,却是不能成事。
  只累死十六个杨氏族人有何用?想要压下杨家四郎,只需送他亲爹上路,诸事可成。
  父死必当服丧,苦候三年,何种手段用不得?
  即便消息延滞,让他得中殿试,一个“服丧赶考”,不孝的罪名压下去,还想做官?功名都会革掉!
  留在闫家这些时日,少女事事看在眼中,只觉这一家都是烂泥扶不上墙,不堪大用。舅母那点心思更是可笑至极。
  “你且牢记,我姓刘。也需明白,我的出身不在此地,当在京中!”顿了顿,少女继续道,“不过,大表哥回来,总要去看上一看。”
  少女神情忽转,笑容绽放,艳色更盛。
  丫环垂首,脸色煞白,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第九章 养眼
  
  春闱落第,闫大郎心中郁闷,回到家中亦不得释怀。想起在京中遭遇,愈发恼恨杨瓒。思起在客栈中的种种,连为他解围的闫璟也一并恨了起来。
  接风宴上,闫大郎没有好脸色,闫家人自然兴致不高。父子兄弟对饮,也是没滋没味。
  红姐儿端正坐在舅母身旁,笑意温婉,不复先时精明外放,一派恭良谦和。只在闫二郎色眯眯的看过来时,微微垂下眼,掩去一抹不耐的冷光。
  待酒过三巡,闫大郎只顾闷饮,闫二郎增添几分醉意,神情愈发不堪。
  闫王氏好似没见到一般,见红姐儿托辞退席,硬是将她拉住。
  “何必急着走?陪舅母多坐一会。听听你两个表兄的诗文,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