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27

夏正统,江南乃鱼米之乡,仅掌一县之政,都是大有可为。
  北疆虽要面对强邻,怀揣抱负者亦能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
  唯有外放西南,别说造福百姓、期满升调,连能不能活过任期都是未知数。
  此时的西南,仍被视为流放之地。在此地为官,无论文武,要么是犯事被贬,要么是在朝中得罪人被撵。
  总之一句话,外放西南,还不如留在京中给人做棋子、当炮灰。
  奈何殿试名次已定,纵有万般无奈,也是无济于事。
  相比之下,落第的举子尚有机会再考,同进士二次下场?
  天子不怒,内阁六部也会一巴掌拍死。
  想要哪种死法?
  自己选。
  好在多数贡士都能调整心态,无论如何,得中金榜也是光耀祖宗。
  外放做官,未必就会倒霉透顶,被分到偏远地带。哪怕真的倒霉,也未必不能熬过任期,做出一番事业。
  现下,多数贡士都怀揣远大抱负,堪称敢想敢拼的职场新鲜人。
  唯有一人,立在殿中,面无血色。
  殿试之时,天子宣召八人,七人已金榜题名,纵不入一甲,也在二甲位列前茅。
  唯留闫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非但一甲不入,连二甲都没有他的名字!
  不会是填榜官漏些,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
  思及此,闫璟的脸色更白,已是摇摇欲坠。
  二甲名单读完,宁瑾口有些发干。
  同样蟒袍鸾带的扶安上前一步,接替他的位置,继续宣读三甲榜单。
  “赐今科贡士段炅同进士出身,点三甲传胪,赐宝钞三百贯。”
  “赐今科贡士王良佐同进士出身,赐宝钞三百贯。”
  “赐今科贡士田澜同进士出身,赐宝钞两百贯。”
  “赐今科贡士周明弼同进士出身,赐宝钞两百贯。”
  ……
  “赐今科贡士程文同进士出身,赐宝钞一百贯。”
  ……
  “赐今科贡士李淳同进士出身,赐宝钞一百贯。”
  ……
  “赐今科贡士胡端同进士出身。”
  “赐今科贡士闫璟同进士出身。”
  至此,三甲榜单已全部念完。
  最后两人,竟是连赏赐都没有!
  胡端长舒口气,没有被黜落,即是谢天谢地。且不是最后一名,也算是“安慰”。
  闫璟却如坠冰窖,再掩饰不住惊色。
  少有才名,弱冠中举。
  春闱第五,复试前十,殿试同谢丕顾九如并列,更在崔铣杨瓒之前。现如今竟名落三甲,成为殿试最后一人!
  纵然心有千窍,一朝从云端跌落,闫璟也是骇然色变。
  他以为殿试之后,自己会名次靠后,却万万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礼!”
  礼官的声音在殿前唱响,三百进士齐身下拜,跪谢圣恩。
  闫璟随众人一起躬身,双膝触地,口称万岁。眼前如蒙一层灰雾,阵阵发黑。兼耳际嗡鸣,双腿发软,不待起身,竟是当殿栽倒,生生晕了过去。
  闫桓立在文臣之列,登时面如土色。
  弘治帝高坐龙椅,脸色瞬间一沉。宁瑾忙从袖子里取出瓷瓶,小心遮掩着掀开瓶口。不敢当众将丹药给天子服用,只能以气味提神。
  “陛下。”
  辛辣的气味飘散,弘治帝的脸色又变得潮红,将涌到喉间的咳嗽压了回去。
  “同进士闫璟殿前失仪,夺恩荣宴,令闭门反省,三年不用。”
  传胪大典之日,自不可行廷杖。然殿前失仪却不能不罚。
  无法参加恩荣宴,必会名声扫地。
  三年不用,看似没什么,实则是断了闫璟的官途。会试三年一次。届时,新科进士涌入朝堂,以闫璟今科的名次及殿前表现,想要同后来者竞争,简直是痴人说梦。
  纵然其父为佥都御使,也于事无补。
  为天子不喜,吏部的官员哪会给闫桓好脸色。
  见闫璟被大汉将军拖出殿外,往日同他不和者,也不觉露出一丝同情。
  弘治帝却是握紧玉圭,未现半点怜悯。
  锦衣卫密报,宁王在封地极不老实。
  以好诗文为名,礼贤下士,意图为他所用。暗中更招揽勇蛮之人,其中不乏悍匪,显是图谋不轨。
  宁王府右长史几次进京,皆携带珍器金银,古玩字画,结好朝中大臣。
  锦衣卫尚未得到切实名单,但很显然,闫桓已被弘治帝归到名单之上。
  将闫璟打入三甲末尾,不过是给朝中文武警醒,让众人擦亮眼睛,看清楚坐在龙椅上的是谁!
  朱宸濠一个庶子,嫡兄薨世方得继承王位。不说感沐天恩,暗中却起了鬼祟之心,其心可诛!
  “拜!”
  进士之后,文武群臣行贺礼。阁臣为先,六部尚书在后,齐身跪拜。
  礼官的声音穿过奉天殿,飘散殿前。
  待众人起身,弘治帝向宁瑾示意,后者立即上前,宣道:“天子敕,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太师英国公张棥心主宴。殿试读卷官以下皆与席。”
  未等进士拜谢,弘治帝亲口道:“逢琼林盛事,朕不得亲赴,暂命皇太子陪宴,与诸子同庆。”
  “谢陛下!”
  至此,传胪大典已近尾声。
  接下来,便是众进士恩领赏赐,暂且离宫,或者给家人报喜,或者三两举杯同祝,共待明日的恩荣宴。
  赐给谢丕的朝服冠带由司礼监太监捧出,赐给进士和同进士的宝钞也由殿侧抬出。
  看堆成小山的宝钞,杨瓒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
  幸亏不是赏赐真金白银。否则三年来一次,积少成多,户部不给钱,天子必要从私库往外掏。
  天子门生,皇帝给钱发赏不是天经地义?
  不可能?
  煌煌大明朝,万事皆有可能。
  走出奉天殿,金榜已高悬殿前。
  众进士行过榜下,哪怕三甲同进士出身,也有瞬间的激动。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无论孔圣人的本意是劝人向学做事,还是入朝为官,总之,“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已成为千年来读书人的追求,更是皇朝延续的基石。
  同之前一样,出宫之后,杨瓒即同众人告辞,与李淳三人结伴返回客栈。
  行在途中,忽遇一队锦衣卫当面驰过。
  为首者,正是被小杨探花惦记过的北镇抚司千户,顾卿。
  锦衣卫行色匆匆,队中更押解两名人犯。
  见状,路人纷纷躲避,不敢靠近半步。
  杨瓒立在路旁,扫过两名人犯,颇觉有些眼熟。想再细看,马队已过,只留一地烟尘。
  
  第二十二章 授官
  
  杨瓒四人回到客栈,书童欢喜的迎上前,掌柜和伙计皆满脸带笑。
  “四郎大喜!”
  “杨老爷大喜!王老爷大喜!”
  “程老爷大喜!李老爷大喜!”
  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杨瓒被天子钦点为一甲探花,王忠程文等人亦是榜上有名。
  在进士出宫前,喜讯早已传出,更有快马飞驰出京,将抄录的榜单送至各府州县衙。届时,衙役皂吏必第一时至各家报喜,想必又是一番热闹。
  “小的早就知道,杨老爷几位都是文曲星下凡。能下榻小店,当真是蓬荜生辉,柴门有庆!”
  掌柜说话时,店中饮酒用饭的客人立即晓得,这四位老爷都是今科进士。其中,年不及弱冠的那位即是一甲进士,得天子钦点的杨小探花!
  “杨探花大喜!”
  “几位老爷大喜!”
  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脸熟还是脸生,都拱手抱拳,想着沾点喜气。
  声音传到店外,晓得今科探花就在店中,更有三位进士老爷,更多人涌到店中,进不来便站在门口,争相道喜。
  “瓒谢诸位厚意。”杨瓒大方笑道,拱手还礼。
  “杨土。”
  “哎!”
  无需杨瓒细说,书童噔噔噔跑上二楼,回房取来鼓鼓囊囊的几只荷包。
  荷包里是早预备下的喜钱,只等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