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57

不觉磨牙。
  自家如此孱弱,美人那般彪悍,人生苦矣……
  “四郎?”
  “闭嘴,不要说话。”
  杨瓒咬着牙,强撑着脸面,一步三摇,总算将杨土安置好。直起身,立即扶着腰大喘气。
  个头待长,力气也必须练!
  无奈条件所限,现实和梦想背道而驰,已成可以预见的事实。
  服过药,杨瓒发出一身热汗,病况消去七八分。杨土却在夜间发起高热,清晨方才降下些许,人仍有些迷糊。
  杨瓒无法,却要至宫门聆听遗诏。无奈之下,只得暂托伙计照顾杨土,自己换上官服,带上牙牌,满腹担忧的离开客栈。
  大雨虽停,天空仍是乌云密布,阴沉沉一片。
  路上不闻人声,两旁的楼肆均垂下幌子,民居皆挂起白色灯笼。巡城的官兵衙役走过,袢袄皂衣外都罩一层麻衣,腰间系着麻带。
  距离奉天门越近,遇上的官员越多。
  文武勋贵,无论官居几品,年约几何,均是身着素服,头戴乌纱帽,表情沉重,行色匆匆。
  杨瓒一路打量,未见一人骑马乘轿,哪怕是内阁相公,六部尚书,都选择步行。
  行至奉天门,展眼望去,黑压压一片。
  城门卫立在门前,锦衣卫和羽林卫分列两旁。旗帜烈烈,刀枪剑戟鲜明。
  天色阴沉,周围没有半点声响,压抑的气氛开始蔓延。
  随一声鞭响,奉天门大开。
  数名中官捧着弘治帝遗诏行出,在场的官员更为安静,神情愈发肃穆。
  “大行皇帝诏令,跪!”
  中官扬声,以内阁为首,六部,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六科,翰林院,光禄寺,顺天府等各部官员均躬身下拜。
  两名中官展开遗诏,一人上前,高声念道:“诏曰:朕以眇躬嗣登大宝一十八年。敬天勤民,夙夜兢兢,惟负先帝所托。”
  “皇太子厚照聪慧仁孝,天性至纯,宜即皇帝位。务守祖宗成法,奉孝两宫,束身修德,任用贤能。内外文武用心辅佐,共保垂统万万年。”
  “丧礼悉依高皇帝之法,祭用素,勿奢。”
  “嗣君以传承为重,两宫择选佳妇,敕礼部择吉日,于今年行仪大婚。”
  “宗室藩王毋违太宗皇帝法,各守封地,无需进京奔丧。”
  “守备各地都督总兵严边防,巡抚及布政按察都指挥三司严守职司,闻丧哭临三日进香,余下尽免。”
  “遣官诏各州府县,内附兀良哈并土司土官,哭临三日,七品以下衙门俱免进香。”
  “大行之后,二十七日释服。不停朝参,不停民间嫁娶,不得开山凿岳,发役扰民。”
  “诏谕天下!”
  内官声落,群臣跪地叩首。不待起身,已是恸哭阵阵。
  杨瓒跪在右侧,位置靠后,只能看到中官身上的服色,长相五官都是一片模糊。
  在他之前,是翰林院修撰谢丕和同为编修的顾晣臣。隔开两人,则是拔升为户科给事中的王忠。
  此时,众人皆是面带哀戚,悲意难掩。
  思及昨日在乾清宫暖阁中的种种情形,杨瓒不禁眼圈泛红,喉中干涩。
  少顷,乌云聚拢,风卷而过,雨滴再次落下。
  细丝般的雨线,连成薄薄一片雨幕,飘洒在宫城之外。
  “起!”
  中官的声音变得沙哑。
  朦胧细雨中,杨瓒随众人一并起身,滑过眼角的湿痕,早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乾清宫东暖阁中,朱厚照一身素色常服,未戴翼善冠,只以玉簪束发,坐在御案后,看着礼部进上的丧礼仪注,不觉又滚下热泪。
  张永和谷大用在一旁伺候,眼巴巴的看着,硬是不敢劝。头前高凤翔叫了一声“陛下”,现在还在暖阁前跪着,两个时辰也不叫起。
  有例在此,伺候在暖阁里的人都是噤若寒蝉,万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论理,先帝大行,殿下实际上已是一国之君,称一声“陛下”并不为过。偏偏高凤翔错估朱厚照的心情,贸然开口,好没讨到,直接撞上枪口。
  只是跪在暖阁,已是天大的运气。没有当即扔去司礼监,合该谢天谢地。
  “殿下,该用膳了。”
  “孤不饿。”
  朱厚照紧盯着礼部的奏疏,看着上面的一字一句,久久不动一下。
  “殿下,身体要紧。”
  “孤说了不饿!”
  朱厚照突然爆发,将奏疏狠狠拍在御案上。
  谷大用和张永登时跪地,吓得冒出冷汗。
  “奴婢错了,殿下恕罪!”
  “……起来吧。”
  像是在灌满的水囊上扎出缺口,朱厚照重重靠向椅背,突然没了力气。
  “宁大伴和扶大伴在哪里?”
  谷大用和张永互相看了一眼,正准备开口,一直装隐形人的刘瑾突然道:“殿下,两位大伴现在文渊阁。”
  文渊阁?
  朱厚照愣了一下,想起弘治帝临终前提到的密旨,心中有了思量。
  刘瑾不知密旨之事,眼珠转了转,趁机道:“殿下并未有命,奴婢实不知两位大伴为何去文渊阁,且一留就是半日。
  朱厚照心不在焉,仍是没说话。
  “殿下可要宣召?”刘瑾继续道,“便是有话,这个时辰也该说完。”
  “不必。”
  朱厚照摇头,并未听出刘瑾的话外之音,刘瑾垂下头,掩去眼中一抹不甘。
  暖阁外,陈宽目光一闪。
  怎么着,先帝刚走一天,这就耐不住,露出狐狸尾巴了?
  这话里话外是什么意思,分明是向太子殿下进谗,说先帝的两位大伴结交廷臣,心怀不轨!
  内官私自交接廷臣,依律当严惩。又是在天子大行之时,罪名只会更加严重。
  若太子殿下被说动,心中扎下刺,难言宁瑾和扶安会是什么下场。好一点,尚可送去南京养老,不好的话……
  想到这里,陈宽咬牙,胸中怒意更炽。
  无论如何,必须将这个奴婢除掉,越快越好!
  彼时,宁瑾已在内阁宣读过密旨。刘健三人当即签发文书,加盖官印,由宁瑾呈送皇太子。
  离开之前,宁瑾忽端正神情,对李东阳行礼,道:“大行皇帝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太子殿下。奴婢不敢谮越,对阁老言‘托付’二字,只请阁老念及先帝,多多劝导殿下。”
  “宁公公放心。”
  宁瑾点点头,强压下悲意,也不多说,再向李东阳行礼,同扶安相互搀扶着,告辞离开。
  不过一日,两人都像是苍老十岁,脚步蹒跚,身形伛偻。
  内阁的奏疏递送送到东暖阁,朱厚照看过内容,二话不说,直接加盖宝印。
  “不必等到大行皇帝大殓。”朱厚照恨声道,“张伴伴,你到北镇抚司走一趟,传孤口谕,让牟斌点两队锦衣卫,送孤的两个舅舅出城,今日就走!”
  “奴婢遵旨。”
  张永退下,朱厚照又叫谷大用。
  “这事先瞒着母后,谁敢多嘴,直接送司礼监发落!”
  “是!”
  谷大用应诺,视线有意无意的扫过刘瑾。后者气得咬牙,生怕朱厚照想起先前的事,心中恨不能将谷大用大卸八块,碾成齑粉。
  见谷大用盯着刘瑾,朱厚照眉头一皱,想起刘瑾曾被张皇后私下叫去,心中乍然生出几分不喜。
  
  第四十一章 倍感压力的杨编修
  
  惹来太子殿下不喜,刘瑾可以想见,自己今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好在另有人顶在前头,太子殿下的注意力暂时不在宫内,刘公公只跪了小半个时辰,勉强逃过一劫。
  相比之下,张氏兄弟就没那么幸运了。
  手捧密诏和敕书的中官抵达侯府,寿宁侯先是欣喜若狂,以为皇后说动太子,放他兄弟二人出去。
  怎知中官之后,府内又涌进十数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另有东厂的领班和番子,皆圆帽皂靴,手持刀棍,凶神恶煞。
  寿宁侯当即知晓不好,喜悦之情冰消瓦解,最后的期望也化为泡影,消失无踪。
  往昔不可一世的外戚之家,在厂卫眼中,不过泥猪瓦狗一般。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