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77

了良医。”
  “如此甚好。”
  张永也不多说,掉头赶往长安伯府。
  无论如何,都得亲眼确认杨瓒的情形,在天子面前也好有个说辞。
  得知杨瓒家被火焚,朱厚照很是焦急。自己无法出宫,只能遣张永带上御医,往长安伯府再走一趟。
  “谷伴伴传话司礼监,朕许张伴伴留宿宫外,明日再回。”
  “是。”
  “张伴伴。”
  “奴婢在。”
  “务必确认杨先生安好。”
  “奴婢遵命。”
  张永领命离开。朱厚照坐在案后,久久不发一言。
  暴怒之后,又听到这样的消息,全身的力气似被抽空,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谷大用往司礼监传达天子口谕,刘瑾瞅着左右无人,趁机凑上前:“陛下……”
  两字刚出口,风声忽起,玉质笔筒正面袭来。
  “滚!”
  叱喝一声,朱厚照眉眼再现厉色。
  一日之内,两次被天子砸伤,刘瑾额前一片青肿,疼得眼角冒出泪花。他不禁开始怀疑,急着回天子跟前伺候,究竟是不是个好主意。
  闹不好,得不回宠幸,连命都要搭上。
  想起朱厚照震怒的因由,刘瑾暗暗咬牙,他和姓杨的肯定是天生犯冲!
  不得不承认,刘公公的直觉很是灵验。
  在没有杨瓒的历史中,立皇帝同样在“姓杨的”手里吃过大亏。最后身死,同样和“姓杨的”脱不开关系。
  虽此杨非彼杨,天成犯冲却绝对不假。
  长安伯府内,侯府良医和张永带来的御医先后诊脉,均言杨瓒是急火攻心方才晕倒。兼受了凉,今夜可能会发热。
  “待热发出来,就能好上大半。”
  御医开了药方,自有伯府家人前去熬药。
  长史引张永和两位大夫往厢房安置,家人退下,室内很快陷入寂静。
  顾卿守在榻前,看着拧紧双眉,唇上干涩的杨瓒,睫毛微垂,指尖擦过杨瓒的颈侧,缓缓俯身。
  窗外,大雨未停。
  室内,烛火幽明。
  家人送来熬好的汤药,看到屏风上模糊的倒影,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僵在当场。
  “谁?”
  “伯爷,小的送药来。”
  “进来吧。”
  “是。”
  小心绕过屏风,家人放下药碗,恭敬退下,不敢回身再看一眼。
  
  第五十一章 改变
  
  如御医所言,夜间,杨瓒果然发起了高热。脸色潮红,大汗淋淋,身体却瑟瑟发抖。
  整碗汤药端来,勉强能灌下小半碗。御医和良医轮换开过方子,皆不顶用。
  杨瓒躺在榻上,双眼紧闭,呼吸急促,竟渐渐说起了胡话。只是嘴里像含着石块,声音含糊,十句中有九句听不懂。
  “赵御医,快想想办法!”
  张永奉皇命出宫,得知杨瓒病情危急,哪里还有心思休息。急匆匆赶来,见到眼前的情形,急得嗓子眼冒火。
  赵御医坐在榻边,两指搭在杨瓒脉上,眉头深锁,额间隐约出现汗意。
  不该啊!
  收回手,看向先替杨瓒诊过脉的侯府良医,只见对方微微摇头,面上同样闪过忧色。
  “赵御医,杨侍读这病到底如何?”
  御医眉间紧蹙,又同良医交换过一个眼色,终沉声道:“不瞒张公公,杨侍读这病委实凶险。热度能退则罢,若是不能……请恕老夫无能为力。”
  一句话,无异于判了杨瓒_0_si_0_xing。
  张永顿时大惊。
  “赵御医,先头不是说,只要发了热就能好上大半?”
  御医摇头,表情中满是羞惭。
  “是老夫医术不精。”
  “你……咱家、咱家……”
  生平第一次,张永惊慌失色,手足无措。
  哪怕被刘瑾告黑状,他都能抡起拳头揍回去,梗着脖子强辩。但生死之事,却非寻常人能够掌控。
  如果杨瓒真挺不过这遭,张永当真不敢想象,天子会是何种反应。
  先皇驾崩不久,杨侍读又要……张永用力咬牙,眼角开始泛红。
  “必须救!”神经紧绷间,张永的声音格外尖利,“赵御医,必须把人救过来!要是你救不了,咱家就遣人去请院判,请院正!总有一个能救得了杨侍读!”
  “张公公,为医者,能医病不能医命。”
  “住口!”
  “张公公,”侯府良医开口道,“杨侍读郁愤难消,热消不下去,纵然华佗再世也难回天。”
  张永沉默了。
  心病?
  在宫里讨生活,自然晓得,心病远比身病更要人命。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
  知晓御医和良医都没有说假话,也不是故意推脱责任,张永双腿一软,跌坐在椅上,色如死灰。
  御医同张永说话时,顾卿一直守在榻边。眉眼不动,神情不变,端着一碗汤药,小心喂入杨瓒口中。
  伯府长史守在外厅,模糊听到御医和良医的话,知道情况危急,当即唤来两名家人,道:“去城内打听,哪家医馆药铺有高明的大夫,立即请来。”
  “马长史,小的听说和安堂的李大夫医术高明,且颇有医德,治好不少难症。”
  “和安堂?李大夫?”马长史微顿,似乎有些印象,当即道,“可是曾去过北疆那位?”
  “正是。”
  “那还等什么,快去!就是背,也要把人给我背来!”
  “是!”
  家人领命退出,马长史举袖擦过脸上的热汗。
  不等他喘口气,屏风后即传来唤人的声音。
  “马成。”
  “属下在。”
  “着人去城内请大夫。”
  “伯爷放心,属下已遣人去了。”
  屏风内再次无声。
  又过了片刻,表情凝重的御医和良医先后走出,一边走一边摇头叹息。看样子,对杨瓒的病情的确束手无策。
  马长史没有多言,恭敬的将两人请到一旁,令家人送上热茶。不管怎么说,有这二位留在外厅,危急时,多少也能派上用场。
  “马成,再去熬药。”
  “是!”
  顾卿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半点起伏。马长史的汗却比先前流得更急。
  客厢内,无形的张力充斥,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跟在伯爷身边越久,越了解伯爷的脾气。眼下看着无碍,实际却能要人命。
  紧张和惊骇同时涌上心头,马长史不明白,自家伯爷向来不同朝官来往,无论文武。就算是老侯爷和大老爷,也不见有多少亲近。
  偏偏是这个刚入朝的翰林院侍读,莫名得了伯爷的眼?
  新科探花?得天子信任?
  真论起来,都算不得出奇。
  马长史想不明白,干脆不再去想。首要之事,是请来大夫,助杨侍读闯过这场生死大关。
  时至三更,伯府依旧灯火通明。
  因京城遭逢大火,西城半数百姓无家可归。
  朝廷下令,停两日宵禁,派惠民药局的医士大夫前往救治伤患。从光禄寺调拨库银,赈济遭受大变的京城居民。同时,令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役严格巡逻,凡有形迹可疑者,俱下大牢。
  朝廷赈济之余,许多官宦豪商都在路边搭起施粥饼的木棚。不只受灾的百姓,皇城内外的乞丐也因此受惠。
  为挽回名声,道观寺庙争先大开山门,观主主持亲自为死者超度,懂医术的僧道均背起药箱,前往西城施药。
  一时之间,“鞑靼奸细”的骂声减弱不少。但想得回往日的尊重,仍需更加努力。
  和安堂的老大夫和徒弟同在西城。
  长安伯府的家人找了半个多时辰,才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窝棚前找到师徒三人。
  “还请老大夫救命!”
  事情不能耽搁,家人顾不得许多,口出“救命”之言,几乎是将老大夫架起,请上伯府的马车。
  “师父!你们是什么人?!”
  两个徒弟大惊,以为遇上恶人。
  老大夫摇摇头,道:“无需惊慌。既是病况危急,老夫随两位壮士走一遭就是。尔等且留在此处,继续为受伤之人施药。”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