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83

 番子急着赶回东厂,向颗领班禀报清楚。
  “几位仗义相助,这份人情,本官记着。”
  得杨瓒一句话,几个番子都觉这险冒得值当。
  清场之后,躲在家中的百姓才敢开门掀窗。
  杨瓒重新登上马车,不忙着看大夫,肃然道:“回伯府取腰牌。你留下歇息,另遣人送我去奉天门,本官要觐见天子!”
  “可老爷身上有伤,还需医治……”
  “不必多言。”
  治伤?
  如果不是太明显,杨瓒都想自己在车壁上撞两下。带着一脸青紫觐见,必定更有说服力。
  乾清宫中,朱厚照正翻阅奏疏,看到日渐增多的讽谏,气得冒火。
  张永和谷大用守在殿内,小心伺候,生怕一个不对引爆朱厚照的火气。
  这时,有中官来报,翰林院侍读杨瓒捧先皇御赐的金尺和今上“补发”的牙牌,跪在乾清门前,请求觐见。
  “杨先生?”
  朱厚照抬起头,奇怪道:“杨先生不是在养病,为何此时觐见?”
  虽不解其意,但比起面对满纸“奸佞”“惩处”“无状”的上言,朱厚照倒更乐于同杨瓒说话。
  “宣!”
  中官声音传出,缠绕红漆廊柱,在殿前回响。
  杨瓒站起身,拉平官服下摆的褶皱,迈步登上石阶。随中官走进暖阁,恭敬跪地行礼,口称万岁。
  看到杨瓒的样子,朱厚照顿时吓了一跳。
  “杨先生快起来,你这是怎么了?!”
  杨瓒没有马上起身,而是高声道:“禀陛下,臣有奏!”
  在朱厚照不解的目光注视下,杨瓒自银楼前讲起,怒斥庆云侯世子不法,重点提及周瑛对先皇御赐之物不敬。
  所谓告状,也要抓准时间,掌握技巧。
  经过杨瓒的口,无论周瑛有心无心,大不敬的罪名都将扣死,再不得翻身!
  庆云侯想从诏狱捞人,甚至反咬一口?
  做梦去吧!
  
  第五十四章 开解
  
  “御赐之物岂容践踏。臣几番劝阻,周世子皆是不听,反变本加厉。臣悲愤填膺,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以金尺笞之……”
  砰!
  杨瓒说到这里,朱厚照猛然起身,一拳捶在御案之上。力道之大,茶盏都随之震动。
  “该打!打得好!”
  有天子这句话,杨瓒知道,周瑛即使不掉脑袋,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庆云侯想站在苦主的位置,弹劾杨瓒救出儿子,更是痴心妄想。
  “杨先生快起来。”
  朱厚照绕过御案,亲自扶起杨瓒。
  离得近了,杨瓒脸上的痛色愈发清楚。
  “未能护得先皇御赐之物,使得金尺染尘,臣有负先皇重托。”杨瓒沉声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此乃周瑛之过,杨先生何错之有?”
  朱厚照年纪小,力气却不小。
  杨瓒还想再跪几下,增加一下说服力,结果没能成功,直接被朱厚照“提”了起来。
  必须承认,朱厚照实是出于一片好心。
  问题是杨瓒的伤在腰侧和脊背,朱厚照又是拖着他的手臂,牵拉之下,痛上加痛,泪水登时涌出眼眶。
  “臣……谢陛下不罪!陛下隆恩!”
  “杨先生万勿如此!”
  见杨瓒“感动”得流泪,朱厚照脸膛发红,很有些不好意思。
  杨瓒不会读心术,不知天子心中所想。只能擦擦眼泪,强忍着腰背的痛楚,尽量端正的站在殿中,务求不要失态。
  “张伴伴,给杨先生赐座。”看到杨瓒的表情,朱厚照不禁皱眉,“谷伴伴,取太医院进的丸药来。”
  “奴婢遵命。”
  张永和谷大用弯腰应诺。
  很快,两名中官搬来圈椅,谷大用亲自送上瓷瓶和温水。
  “此药乃院正亲制,杨侍读且服下一丸。”
  “劳烦公公。”
  天子赐药,杨瓒没法客气。
  不过,有了弘治帝服用丹药的前例,朱厚照应会警醒,太医院也会小心。进给天子的丹药,除了补身,理应不会有什么问题。
  告罪一声,杨瓒小心坐到椅上,以温水送下一粒指甲盖大小的药丸。虽不知药丸成分,却不如想象中的苦,反有淡淡的清香。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隐隐有一丝暖意。
  “谢陛下赐药!”
  “太医院进上不少,杨先生用得好,便多带些回去。”
  在杨瓒面前,朱厚照向来没多少顾忌。
  “张伴伴,再搬张椅子来,朕要同杨先生说话。”
  “是。”
  端着茶盏,一口接一口饮着温水,杨瓒并未出声阻止。
  眼前这位,是会席地而坐的主。能想到搬把椅子,已是不小的进步。
  “周瑛着实可恶。”
  坐到椅上,想到杨瓒伤情由来,朱厚照重现怒容。
  知晓周瑛被杨瓒抽昏,押往诏狱,仍不解恨。令谷大用铺开黄绢,写下一道敕谕,不经内阁,直接送往北镇抚司。
  “告诉牟斌,周世子践踏先皇御赐之物,定要严惩!将周瑛关入诏狱,无朕敕令,不许放人!”
  “奴婢遵命!”
  谷大用和张永走不开,高凤翔离宫未归,凡有杨瓒在场,刘瑾都不敢往前凑。丘聚得了这趟差事,捧起黄绢,带着两个小黄门,领过牙牌,前往北镇抚司。
  暖阁门关上,杨瓒酝酿片刻,终没将寿宁侯的供词道出。
  一则,后续已交由锦衣卫和东厂,不好越俎代庖。二则,告状也要把握尺度,恰到好处。需知过犹不及。最后,此事还有得挖,由锦衣卫和东厂上报,远比他轻飘飘说几句效果更好。
  思定之后,杨瓒“专心”喝水,轻易不再多言。
  朱厚照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平息片刻,扫到堆在御案上的奏疏,想起朝中的闹心事,脸色发沉,又开始火冒三丈。
  见状,杨瓒知道,不能再不出声。
  “臣斗胆,陛下可是忧心朝事?”
  朱厚照点头,又摇头。
  事情太多,几句话说不明白,干脆起身回到御案前,翻出几张奏疏,一股脑的递给杨瓒。
  “杨先生看看吧。”
  杨瓒吃惊不小。
  这怎么成?万一传出去,他会被言官的口水淹死。
  知道杨瓒的担心,朱厚照闷声道:“有谷伴伴几个守着,没人会多嘴。”
  没人会多嘴?
  他信。
  可说句不好听的,言官的鼻子不是一般的灵,稍有风吹草动都能参上一本。只要有丁点风声,大不敬的就不只是周瑛。
  “杨先生?”
  “陛下见谅。”
  杨瓒咬牙,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奏疏递到眼前,不看也得看。至于四周飞来的刀枪棍棒,他接着就是。
  翻开第一篇奏疏,洋洋洒洒千余字,完全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厂卫无法无天,屡害无辜,请陛下严惩!
  杨瓒蹙眉,没有发表评论。
  翻开第二篇,篇幅不长,却是笔酣墨饱,炳炳烺烺,中心思想依旧是厂卫违法乱纪,胡乱抓人,依律当严惩。
  杨瓒眉头皱得更紧,接着翻开第三篇、第四篇……连续翻过七篇,冗词赘句者有,不易一字者有,波澜老成者亦有。但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雕章琢句,都脱不开一句话:厂卫狂悖无道,犯了众怒,陛下必须严惩!
  “杨先生可明白了?”
  靠在椅背,朱厚照咬牙道:“朕当真不明白,锦衣卫和东厂抓人是朕许的。有罪没罪,审后自有论断,这些人不知内情,全凭猜测,凑什么热闹!”
  不是剃光了头就能慈悲为怀,也不是读过经史子集就能持正修身,明法守礼。否则,县衙土地庙里的草人都是怎么来的?!
  话憋在心里太久,始终找不到人倾诉。今日见到杨瓒,便如运河开闸,匹练飞空,全都倾泻而出。
  “宣府大同军情至今未解,边患至今未除。兵部请调京卫,户部焦急库银。北边的快马一匹接着匹进京,说是朵颜卫都督密报,鞑靼可延汗要和三卫结亲,不答应就要杀上门。朕急得冒火,这些人却是半点不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