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放妾有子-分卷阅读167

到整个大夏的趋势。
  这首诗出名了,听到的人自然就多了,人多了,难免就有些人对诗句称赞的美食火锅产生了好奇。
  就算原本对火锅这种一听就热气上头的食物没什么兴趣,读过这首诗后也忍不住想要到周公火锅店去品尝一二,也好尝尝味道是不是真的和诗句描写的一样,让人吃完后欲罢不能。
  就算是吃不了辣椒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顾学士的诗句里不是写了,火锅店里面有两种火锅,一种红汤,一种清汤。虽然清汤稍不及红汤,但也非常美味?
  于是接下来几天,周公火锅店的生意几乎日日爆满,连二楼的包间儿都没有空的。
  等吃完后,这些人无一不发出了一声喟叹
  真香!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邻居半夜吵架,白天又一大早就响起了防疫的喇叭,完全没睡好,看明天能不能多写点儿吧,么


第91章
  周公火锅店爆火,以一种让人啧啧称奇的速度,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并迅速向外扩散
  因为串串香和麻辣烫更平价,味道也相似的缘故,周公火锅店虽然比傅里名下所有店面都要更加赚钱,可真要算店里面的客流量,其实是完全比不上其他店面的。可大学士的一首诗,瞬间让大夏的男女老少,无论读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了火锅的美名,伴随着“西施美食”的称号,周公美食连锁店当月的营业额成倍地往上翻,而其中翻倍最多的,便是火锅店。
  一来火锅食材多样,且要求颇高,价格也因此比其他店铺昂贵一些,二来有着大学士的诗句宣传,手上只要有点儿余钱的人都想要吃一次和顾学士诗中的同款,为此甚至愿意饿肚子。
  那可是大学士诶,他都说好吃的东西,难道还能差了?
  因为火锅的名声传得太广,某些官员甚至在给雍和帝写奏折的时候忍不住提了一嘴火锅的美味
  那位官员倒不是特意为火锅写的奏折,只是傅里将周公美食连锁店开遍了大江南本,没到一个地方还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调制出让当地人更容易接受的味道,所以周公美食连锁店的生意一直都非常好,从来没有不赚钱的情况。
  所以傅里转了非常多的,让人难以想象的银子。
  而傅里又一向是个遵纪守法的,就算赚了再多的钱,需要缴纳再多税,她也完全没有隐瞒推脱,而是完全按照法律交税。在江南这等富庶之地还不太明显,可到了那等不那么富裕的府城,傅里缴纳的税款就有些夸张了。
  若是按照以往的情况,这位官员辖下府城交给朝廷的税款几乎年年垫底。因为当地太穷,以至于那位官员竟然打破了官场规则,愣是在那个府城连任了近十年的知府,实在让听者流泪,闻者伤心。
  可等傅里将自己的店铺开到了当地后,瞬间盘活了当地的经济
  虽然那地方的穷,穷的却不是当地的富人和中产阶级,而是当地的老百姓。等傅里将店铺开到当地后,其他不说,至少店铺给当地百姓带去了不少的岗位。
  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个府城太穷,外地的商人都极少到那地方开店,以至于当地虽然有不少富人,也根本没多少享受,自然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而傅里的美食连锁店开到当地后,根本没用多少时间就从那些人的口袋里掏出了大把的银子,虽然仍旧比不上其他地方,却也让外地商人看到了当地的消费潜力。
  至少当傅里将消息传给巴州商会的其他商人后,巴州商会的商人们就有不少来了当地开店。
  人越来越多,给当地人提供的岗位也就越来越多,从当地富户的口袋里掏出的钱越多,知府得到的税款自然也就越多。
  若只是这样,那官员至多在心里夸一夸傅里,倒不会在奏折上特意提她。
  可关键是,这位官员因为太想要升迁,所以每年下面缴纳上来的税款,他从来一分钱不贪,甚至还强力压制地下的官员不得贪腐,将全都税款都上交给了朝廷。
  可是他不贪腐,不代表其他地方的官员也不贪腐不是?于是这位官员不久后便发现,自己这几年上交给朝廷的税款不但不是垫底儿的,反倒排到了中间。
  有这么大的功绩,吏部难道还敢卡着他的升官儿路,让他老死在当地?
  他不但升了官儿,还直接升了京官儿。
  这下可把他给高兴坏了,一是真的高兴,二是想要拍雍和帝的马屁,三也是想要投桃报李,正巧这段时间傅里的火锅店因为顾学士的一首诗声名鹊起,风靡京城,所以他在写奏折的时候很自然地将皇上夸了一顿,然后在末尾的时候也提了一句傅里的火锅店。
  雍和帝当然好奇这火锅究竟是什么东西,于是让人进来问话,很快就知道了这是傅里开的店。
  他想要吃,当然没必要出宫,而是直接让人将卫烆叫来,然后不久,傅里便将火锅底料给折腾出来并送进了皇宫。
  可是这雍和帝的饮食吧,一向非常养生,别说是辣椒了,就算葱姜蒜这样_0_ci_0_ji性的调味料,他都吃得不多,而且这人物欲极低,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他爱好,所以火锅底料进宫之后,红汤火锅直接被其弃如敝履,清汤火锅虽然得到了他的些许喜欢,却也没有让他惊为天人,吃过三四顿,他也就搁下了,完全没放在心上。
  不过就算这样,卫烆还是将这事儿传了出去,顶着个皇上吃了都喜欢的名声,周公火锅店度过了最开始那段儿的爆发期,原本应该平缓下来的生意竟再次回升,甚至比之前顾学士的诗句才传出来的时候更好。
  雍和帝听说了,不过并不介意
  毕竟那清汤火锅吃着确实不错,比起宫里的食物,确实更和他胃口。
  他没有注意宫外的事儿,反倒再次将那位官员奏折拿了出来。
  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位官员的奏折有些说不上的地方让他忍不住在意,只是藏在大段大段的彩虹屁中,他当时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了末尾的火锅上,所以没能敏感地将那点儿不对劲儿给揪出来。
  可等他吃完火锅,心无旁骛地再将奏折翻看一遍后,他立刻就找到了那点儿不对劲的地方
  这官员奏折上写的东西是真的?他之前做官的府城能多出那么多的税收,都是因为傅里将自己的连锁店开到了当地,并为当地吸引来了不少商人的缘故?
  可是……
  因为土豆红薯的缘故,雍和帝之前可是让人在傅里身边盯了好长一段时间,自然知道傅里的周公美食连锁店早已经遍布了整个大夏。不过虽然这些店铺赚钱,傅里也一丝不苟地按照法律交税,不曾偷税漏税半分,所以他一直没有太将傅里的生意放在心上
  士农工商,虽然他并未打压商人,却也不怎么瞧得上那些生意人。他自己与皇后名下的那些生意赚了多少钱,他几乎从未过问,只有要钱的时候才会向皇后伸手,那些生意对他来说,最大的意义其实打探情报。
  然而现在,他看到了傅里的生意对国家的好处。
  不,傅里的那些店铺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了,这些年也一直在慢慢扩张,若是真有这么大的好处,就不应该等到自己上位,而是在太上皇还在位的时候就显露出来
  这么大的功绩,以太上皇好大喜功的性子,他不可能不拿出来夸耀一番,甚至可能让史官将其大书特书,记为自己的功劳。
  可事实上,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从未听说此事。
  但那位官员的政绩又不会作假。
  雍和帝眯了眯眼,然后直接让人将顾学士与卫烆一起叫进了宫。一番吩咐之后,两人这才明白皇上叫他们进宫所为何事
  原来皇上是想让他们两人一人在明处,一人在暗处,一起去调查各地的税收情况。
  两人都是跟着雍和帝一起经历过风雨的,都是真正有能力之人,所以不到半年,两人便一前一后传回了消息。
  雍和帝心里最坏的猜测,成真了
  除了那位官员之外,其他各地的知府及其下属官员等足有一大半将傅里按照律法上缴的税款截留了大部分。而那些税款作为账款,自然被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