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反派还是个小团子-分卷阅读162

家也被记上去了。
  两月过去后,大魏同花剌子模的商道也打通了。
  这商道是赵元邑执意打通的,且皇上也想要通过这条商道加深对花剌子模的控制,是以这事儿进展得格外顺利。大魏在花剌子模的驿站已经建好,每一个驿站都有朝廷的兵马驻守,往来商队皆要接受大魏官府的排查。
  花剌子模境内的百姓对这驿站的设置也并无不满,相反,大魏能开放互市,甚至允许他们这边的商人来大魏自由经商就已经让他们感恩了。甚至他们作为附属国的百姓,还能在大魏拿到临时户籍,这可是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呢。至于与之相对的,他们花剌子模的诸多法律条款也改了,改成与大魏差不多的,对此,百姓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对他们来说只要让他们自由经商,只要少收商税,那什么都可以牺牲。
  花剌子模这边不断有商人来大魏做生意,大魏的商人见到这般商机也都起了心思了,往西的那条商路上,每日都有大魏雇佣的商队途径花剌子模的驿站,将大魏的东西运往更西方的国家,同那边的人做生意。
  经商的人多了,这商税自然也就收的多了,虽说皇上现在不缺钱,不过在他心里商人跟农民毕竟是不一样的,他会给农民减税,却不会给商人减税。
  毕竟这商税比起他们挣的钱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皇上担心这些人一有钱了就想着买地,这样的话土地兼并势必愈演愈烈,得想个办法让他们把钱花到别处去。
  父子俩这不又商议了一番,在赵元邑的劝说之下,皇上也觉得让大商贾们将钱投到海船上是个好主意。
  只要不留在大魏,不会对土地有影响,一切都好说。
  没过多少日子,朝廷便又推出了一系列发令,允许民间私自制作海船,将船作为私产,与土地同等重要。只是这些船造好之后得官府登记造册,只有官府登记挂牌的船才可以自由出入大魏。另外还有诸多规定,都与出海有关。条令虽多,可众人也都看出来了,如今朝廷对于出海一事,并不排斥。
  赵元邑还想要让他们出钱开厂,无奈如今的蒸汽机还没有做出来,仍在尝试,估摸着再要大半年才行。
  赶在年关前,赵元邑的海船终于造好了五艘。
  有了前头的经验在,后头造起船来就快了许多了。只这么五艘船下海肯定是不够的,少说也得十来艘才比较安全。
  赵元邑还招募了一些有志于出海的人,他这船上要带上哪些人他都已经提前想清楚了,大夫是肯定要带的,熟知海上变化的船户肯定也是要带的,士兵那就更不要说了,船上还得装载火炮呢,若是没有士兵的话谁来御敌?他可不觉得海外之国的人都是好相处的。
  赵元邑也知道海上风险大,就是再有能耐的人,也不能让这些未知的危险全部消失,所以他也只能尽量让他们的船做的厉害一些,多装一些火炮,多招募一些熟识海上之人,如此也让他们心里多一份安心,也多一份把握。
  可如若这样都还没有办法平安归来,那……他也就只能替这些人善后了。
  不论如何,出海这一事是不可以断的,谁先开辟了航路,谁就先抢占了先机。如今大魏蒸蒸日上,可是纵观史书,能够善始善终的王朝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朝代更迭,分分合合本就是是历史所趋。赵元邑并不觉得大魏就能一直这般繁荣昌盛下去,可他希望大魏治下的每一片土地都能继续繁荣昌盛下去,哪怕往后改朝换代了,也依然能够傲视群雄,屹立不倒。
  又过了半年,赵元邑终于造好十来艘海船,船上一应人员也都配备齐整了。
  赵元邑同他父皇说了一声之后,便雄心壮志地准备派人出海了。


第130章 退位之心
  一行十来艘海船一字摆开, 场面甚是宏大,船上装载着火炮、粮食蔬菜无数,另有还有不少货物。
  其实装的货物跟之前出海的那些海船比起来根本就不算多, 赵元邑本来也没有想过要与别人做什么大交易,他此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辟航路, 顺道搜集一些粮食种子。至于通商这种事情,谁都会做,就算赚了钱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赵元邑想做的, 是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系统很早之前就告诉他,在海外有一片广阔的陆地, 在那边陆地上面有很多高产的粮食, 还有许多金矿银矿。如今还没有人发现这片地方,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人发现。
  赵元邑对这些东西一直念念不忘, 如今他的人出海赵元邑也是吩咐再三,让他们只要见到粮食种子一定要带回来。
  出海的那日, 码头处比灯节的时候还要热闹,周围的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都是过来看船的。
  赵元邑让人造的这些船都比较大,本就是难得一见的东西,更难得的是一下就造了这么多的船, 这才引得看热闹的人都过来了。
  众人都在猜测这些人出了海到底能不能回来,有力挺赵元邑的, 自然信心满满地表示他们当然能平安归来。毕竟太子这么多年来做的事情都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跟着太子,肯定不会出错。
  这话一说,竟然没有几个人反对的。对百姓们来说,赵元邑这个太子的确是最称职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
  热热闹闹的送行结束了之后,京城也就暂时消停了下来。
  百姓们消停了,六部的官员却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尤其是工部。
  这半年来,朝廷又开了几十处新学堂,京城里头有六处,江南那边有九处,还有北边西边各设了是十来处,这些学堂名义上的山长都是工部的李尚书,由工部派人前去授课,教授格物造作之法。学堂里头的学生学成之后,若是品行成绩良好可以破格去工部任职。
  就冲着这一点,就有无数人想要去学堂里头读书。
  科举入仕虽然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可是这寒窗苦读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况且科举考试录用的人也并不多,少有人能一路过关斩将高中进士。
  想进去读书的,大多都是有志于官场或者读书无望的人。当然,这些新式学堂也不是什么人都收,得看看学生的资质的,入学之前上有考试,只有过了考核的才会被收入学堂。因有朝廷做保,学成之后肯定是能入工部办事,所以报名学堂的人众多。哪怕到时候只是做个小吏也够了,一步步往上爬总能由吏入官。
  原先还在造船的时候,赵元邑一心只奔着出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心思管其他,如今出海的人送出去了之后他也就开始闲下来了。乍一闲下来还觉得浑身不舒服,总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所以整天在东宫里头折腾来折腾去,快要闹得天翻地覆了。
  他这想做事却又没事做的状态,果然又惹到了韩台服。韩太傅扳着一张脸,无情地批评了赵元邑一顿:“殿下若真没事,就去帮圣上处理政事,天天在东宫里面折腾个什么劲儿?”
  时至今日,韩太傅才明白过来当初圣上的良苦用心,也庆幸自己听了圣上的话,打从一开始就严格对待太子殿下。所以如今冷脸批评,对韩太傅来说也是小事一桩。
  赵元邑自讨没趣,思来想去最后去了段侍郎身边。
  他才不去父皇那里找不自在呢。
  段侍郎的蒸汽机已经弄得差不多了,眼看着这段时间就能完成。不过朝中众人对这蒸汽机并不太是感兴趣,说到底还是因为不懂,也不知道这蒸汽机就算是做出来了一会给带来怎样的变化。大多数的人对这件事情丝毫不上心,只除了赵元邑。
  赵元邑三天两头的往段侍郎跟前跑,效果也是显著的,本来还要花上两个月功夫才能完工的蒸汽机,愣是没过十多天就已经完工了。
  段侍郎再看到装有蒸汽机的采矿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激动之下竟然说不出话来。
  这可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的东西,他有预感,这个平平无奇的蒸汽机,一定会给大魏带来空前绝后的变化!
  赵元邑看到对方激动的样子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这段侍郎一直都是喜怒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