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捡的美娇娘怎么变男人了-分卷阅读45

间缝隙洒在桌上,染了账本一角,也照得手指暖洋洋的,他突然觉得有点意思,将手指舒展开摊在阳光下。
  这是人间的温度……
  身后钟姚聒噪的嗓音,真实的有点太美好。
  刀光血影这么多年,在幽暗中游荡太久,都快忘了做人是什么感觉,没曾想过,却是在落难之时阴差阳错的感受到了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他有点眷念。
  只是……
  他自嘲的轻笑了声。
  多感受下吧,前路九死一生,不知到时是否还有命回来。
  经过前一日的发酵,第二日一早,那个从街尾搬过来的豆花摊再次成为了整条街上最热闹的摊子,打包的竹筒子很快便用完了。
  对于食客来说,豆腐脑已无关紧要,只为送的那两块包浆豆腐就足以让人挤破头。
  附近几个摊子看的是又羡慕有嫉妒,自己被这么一衬托,显得生意非常萧条,若不是那袁记小吃实在坐不下了,食客又赶时间不愿意等,怕是他们这几个摊子连客人都不会有。
  前几日造谣的几个女人站摊子上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那边望,就是不知道对面到底卖了什么东西能勾的这群嘴刁的食客抢着去吃。听人好像说是什么炸豆腐,可炸豆腐有什么可稀奇的?家家户户谁不三天两头炸盘豆腐吃的?
  碍于之前被教训过,就算心里好奇死了也没谁好意思上前打听,这时候又有点后悔。
  倒是袁记小吃隔壁摊的老板娘沈氏好奇的问了过来。
  沈氏虽偶尔和那群女人聊天,但是她基本不会发言,也不会背后传谣,只默默听着图个热闹,钟姚她们之前打扫时,沈氏两口子还帮过忙,故而和袁记倒是没什么间隙。
  钟姚端了一盘包浆豆腐给她尝时,她虽已做过心理准备,却还是惊为天人欲罢不能。
  早上钟姚端豆腐给她时,对面的摊子都看见了,所以中午一收摊,沈氏便被那几个女人拉过去询问,那炸豆腐到底什么味道?真有这么好吃?
  沈氏绘声绘色的一通描述,听的这群女人又觉得神奇又不相信。怎么可能会有沈氏说的这种东西?豆腐这种廉价的食材什么样的烹饪方法她们没见过,从没听说过这种外表已经炸的酥脆了,咬开里面却能流出豆浆液的做法。
  于是翌日一早,袁嫂子拖着板车到摊子上,钟姚将一屉屉的包浆豆腐往里搬时,那群女人都站对面伸长脖子垫着脚张望。
  钟姚并不介意,大大方方的让她们看。
  这些都是已经在袁嫂子家就处理好的半成品,看起来和普通的豆腐块没什么区别,只需要再炸至金黄里面便会化浆,所以就算让她们看出花儿来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包浆豆腐不似豆腐脑一般只要会做饭的人多吃几次总能品出做法,其中的技术只要她不说,其他人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这包浆豆腐说起来神秘,其实它也不过只是在普通的豆腐制作上多了一道程序而已。
  只需要将普通的老豆腐切好块儿后放入小苏打水里浸泡足够的时间,再捞出晾干表面水分,便是包浆豆腐了。
  在现代世界里到处能买到小苏打粉,钟姚也曾自己试着做过包浆豆腐。
  但在古代,这小苏打便成为了最大的难题,钟姚之前花了那么长时间就是在研究如何自制小苏打和试验浸泡多长时间口感最佳。
  本来对于钟姚这种连小苏打是什么成分都不知道的学渣而言,自制小苏打水那是绝对的超纲题。
  所幸的是,钟姚在误会自己是厨神附体的那两年里,关注了许多的美食博主。
  其中有个闲的蛋疼的博主,时常会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技术,什么《教你从种小麦开始制作面粉》《如何从海水中自制海盐》之类的神经病教学视频,而《教你用土方法自制小苏打》便是其中点击最少的一个。
  一个闲的蛋疼的博主遇到一个闲的蛋疼的粉丝,一个无聊敢教,一个更无聊敢学,于是最后钟姚在那条视频下留了唯一的一条评论:亲测此方法有用!谢谢博主分享!
  不过单靠那位博主也成不了,这其中袁嫂子也是功不可没。
  袁嫂子做豆花的经验丰富,也多亏她依据自己的经验一次次的改良小苏打的配方,才最终成功的让包浆豆腐在大雍问世。
  钟姚在古代终于成功吃到第一块儿包浆豆腐的时候,泪流满面的想,如果她还能穿回去,定要拿自己的半生积蓄去打赏这位博主!更庆幸亏的当初自己运气那么好,这么多摊子,她就偏偏坐到袁嫂子的摊子上了。
  作者有话说:
  用小苏打水浸泡而成的包浆豆腐属于一种自制方法,豆腐内部确实会化浆,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自己在家试验下。
  不过其实这种方法做的包浆豆腐不是口感最好的,里面并不是完全的浆液,而是很嫩的豆花儿。
  本文里钟姚用这种方法做出化浆的包浆豆腐算是我的私设。
  因为真正的包浆豆腐做起来比较复杂。
  现在口感最好的包浆豆腐还是云南地区做的那种,
  制作方法和文中不一样,
  那种包浆豆腐咬开后里面确实是完全的浆液,非常好吃。
  某宝上卖的包浆豆腐就基本上都是这里出产的。
  可以油炸也可以烧烤,
  我个人特别爱吃,推荐给大家~


第33章 广场舞老太太
  经过了三天的造势, 包浆豆腐已经成为整个城西片区的好吃客口中讨论度最高的名字,用现代话说,那就是美食热搜榜排行top1。
  钟姚见这势头差不多了, 终于到第四天, 所有人翘首以盼的新品小吃正式开始挂牌出售。
  前台的点餐区上挂上了一张木刻的价目牌, 目前还只有四样小吃:
  豆腐脑十二文
  甜豆花八文
  包浆豆腐十四文
  狼牙土豆十文
  清晰明了,对于新的食客, 闫清再也不需要一遍一遍的报价了。
  包浆豆腐没有悬念的卖的最好,甚至等不到午食就被抢购一空,其次是狼牙土豆,因为是新品, 倒是比豆腐脑卖的好一点。
  这狼牙土豆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不过是吃个新鲜味道。大雍对于土豆的烹饪非常缺乏想象力, 无非就是整个水煮之后蘸料吃,或者做饭时扔两个在炉火里煨烤, 大酒楼里会有些讲究的吃法, 不过也多是清淡的味道。
  钟姚想, 反正包浆豆腐要起油锅,就不如和着同样油炸的狼牙土豆一起上新了。
  狼牙土豆在现代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最普通的小吃, 但拿到这大雍却又是一件新鲜玩意儿,首先这形状就能吸引人多看两眼。
  钟姚先前便找铁匠特制了一把波浪形的刀具,可以将土豆切成波浪条状, 因为形似狼牙而得了这么个名字。
  狼牙土豆做法也很简单,将土豆条和同样用波浪刀切出来的藕片一起放入油锅里炸, 这里可以根据食客的口味选择炸脆一点还是软一点, 待起锅时, 再加入少许韭菜段让油过一圈, 一起捞出,辅以盐,酱油,香醋,细糖,花椒粉,枯茗粉*,再加一勺茱萸油拌在一起,最后面上撒上点香芝麻和几片芫荽叶,又是一道辛辣咸香的美食。
  关于口感这个问题,日常清淡的大雍人民也是矛盾,一边抱怨这袁记小吃的东西都味重辛辣,一边又流着眼泪擦着鼻涕意犹未尽,也是相当的口嫌体直了。
  包浆豆腐仿佛不管做再多都不够卖似的,总是等不到午食便会售罄。一份包浆豆腐有十块,分量不小,许多食客吃豆腐脑干脆不配米饭了,要份包浆豆腐一起吃也能管饱。
  其实以包浆豆腐来代替米饭价钱自是高了许多,这要在别的摊子上,食客定是要好好算计一番的,但是在袁记小吃这些算计都没用,因为耐不住包浆豆腐实在美味,很少有人能抗拒的了,甚至有人干脆直接要两份当作朝食。
  更有甚者,有人索性不买成品,每天都来买一屉还没炸的包浆豆腐自己回去加工。
  袁记小吃每天都挤满了人,看的别的摊子嫉妒的眼红,但是也没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