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浪淘沙-分卷阅读25

想相信什么天意,在她来看刘静这就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一般都是有时间的,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也许会拖的更久一些,但只要氛围足够温和就有可能好转。
所以她虽然身体不方便,还是尽力的亲自照料刘静,今天看太阳不错又没有风,还让人把她们姐妹俩都移到了外面。
郭荣看了刘静一眼,暗暗的叹了口气,他走南闯北,像刘静这种情况的并不少见,别说年龄这么小的,就算是大人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他见过一个最极端的,甚至一路走到河里,淹死了自己。
想到这里,再看刘灿,就不由得带了几分心疼。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葛,就道:“不知大娘子唤我来有什么事?”
“阿哥勿怪,其实在刚回来的时候我就要向阿哥道谢了,就算今天我也应该到阿哥那边的,只是因为我身体不便,这才请了阿哥前来。”她说着就露出带夹板的腿,苦笑道,“顾郎中说,我最少要休息百日。”
“既然郎中都这么说了,那大娘子就好好休息吧。”说这一句的时候,他的声音里也带了几分笑意。他不是没吃过苦的,他阿耶郭威虽是从马直,但为人豪爽散漫,家中常常入不敷出,还要靠他贩卖茶叶补贴。所以人情冷暖他也是都体会过的。可这几天的冷板凳也坐的他有些怨气。从身份上来说,他阿耶并不比刘成差,甚至要更高些。而他来管城,也算是帮上了忙的,可这几日不仅刘成没有再见他,就连早先那个白都头也没有再出现。虽然每日好吃好喝,但他就像被遗忘了似的。
这不仅令他有些失望,更隐隐的有些后悔自己早先的决定。刘虞候已被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他阿耶眼看也是水涨船高的,家中还需要他继续补贴吗?而就算是,刘成看样子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如果不是管城和程家的变化,他早就有心离去了,之所以没有走就是想再看看。而现在听刘灿这么说,他突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大娘子言重了,不知阿婶同老夫人是否回来了?”
刘灿摇摇头:“我阿耶和白叔叔这几日都在寻找,但不知为何却一直没能找到,倒是把张伯伯的家人寻到了,说了这么多,还没请阿哥坐下,阿段,还不快把矮凳搬出来。”
此时人还是习惯用榻,平时吃饭聊天都是坐在榻上,但矮凳已经出现,最适合招呼异性外客。
阿段搬了矮凳出来,刘灿又让人拿了酒酿出来。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这酒酿又一直在火上温着,甜香可口,郭荣也不推辞,当下就喝了半碗。
“阿耶曾对我说,阿哥是想在这管城卖茶叶?”
郭荣点点头:“的确如此。我曾在江陵做过此事,想把那边的茶叶引到这边。”
“那不知阿哥是一个什么样的章程?”
郭荣看了她一眼,才慢慢的开口:“此事,不知刘指使怎么看?”
“阿哥勿怪,我阿耶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其实阿耶在与我说起这事的时候就说,不提他与郭伯伯的关系,就只是阿哥救了我们姐妹,也没有什么难的。不过在阿耶这里还有一个为难处,就是这管城,还不知道以后会如何。”
刘成的顶头上司也因为这次抱大腿成功,成为了郑州刺史,这听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官职,但郑州离开封实在是太近了。她记得清朝有这么一句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现在这白刺史虽不至于恶贯满盈,但要想搞些什么小动作也不那么容易,相应的,刘成也同样。
这几天刘灿就在想刘成有没有可能调到其他地方,比如……太原?这倒不完全是因为未来的后汉后周皇帝都在那边,更因为那边会安全很多。石敬瑭现在是当上了后晋皇帝,但这并不是说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他认契丹为父,可以说在他当皇帝的这几年里都在同各方面做着斗争,她记不清打了多少仗,只记得他这皇帝过的相当不顺心。
而太原就不一样了,再过不久刘知远就会成为那里的节度使。这个人可以说是老谋深算谨慎不凡,他虽不赞同石敬瑭,却一直引而不发,最后终于钻了空子也当上了皇帝,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那真的只能说天不与人。
不过想来想去,刘灿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哪怕现在认识了未来的周世宗同学呢,可这位周世宗自己现在还卖茶叶呢,就算郭威先生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要想调动一个大指使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并且人家凭什么呢?而经过她的试探,她发现刘成也不愿意到别的地方,他在管城习惯了,何况天底下还有什么比飞黄腾达后在家乡为官更令人得意的?虽然他也知道对他的这个任命从某方来说也是不信任的表现,可那又有什么?他对石敬瑭一没感情二没崇敬,上峰的不信任对他没有半点伤害。
当然,他有想过更进一步,可完全不急,他做大指使才几天?这点力量还没消化完呢。
所以如果没意外的话他们刘家是要在管城呆几年的,可这话就完全没必要对郭荣说了,所以此时她只是带了些忧心、为难的看着未来的五代第一明君,一副不好意思非常抱歉而又不知该如何表达的做派。
而郭荣也愣住了,他的计划完全建立在刘成在管城做官的基础上,如果不是的话,那还真是个问题啊!

第23章 酒酿(中)

在郭荣露出深思的表情时,刘灿叹了口气,一副也非常忧虑的样子,但心中已经快笑翻天了,要知道她现在忽悠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未来的五代第一明君!
她之所以过了这么三天才找郭荣,一是实在事多,除了刘静这边,家中的事情她也不得不料理起来。刘成是个大大咧咧的,军事方面他就算没经验,好歹总见过,所以总过得去。但在家务上就不行了,而他们现在虽然人口少,地方却大了。采取的还是类似于县衙的前面办公后面住人的居住方式,这就更要求门户严谨,岗位明确,否则前后乱成一团,惹出非议还不算什么,要碰上个胆子肥的,甚至会给她们姐妹带来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在唐朝末期,连个染工都能因为敢想,而跑到皇宫中观光一番。
乱世,一个很重要的代表就是秩序的崩溃。
刘家人口少,就算王氏阿张都回来,一个院子也足够了。不过在同刘成商量了一番后,她还是留出了两个院子,剩下的则由刘成安排。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当管城秩序恢复,刘成还是要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军营。不过就算那样,也要给他预留出接待客人、办公的场所。还有马棚也要扩大,家里还要有一些侍卫家丁,所以除了要给他们安排住处外,还有兵器库。
当然,这些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刘灿也不过先把规矩立下,其他的只有慢慢来了。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却是,她在思忖怎么对待郭荣。
什么?这么一个金灿灿闪耀耀的大粗腿还不赶快抱住?呃……如果郭荣是唐太宗,那没的说,哪怕让她哭爹喊娘,她也一定要扑上去死抱着不松手。可郭荣同学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太短命了!
这位五代第一明君在位仅仅六年,再之后他虽然做下了种种布置,却还是便宜了一个姓赵的家伙。赵匡胤同学按照历史评价,算是一个宽厚的温和的太祖,特别是和其后的朱重八同学相比。后世还有人说两者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别最主要的是家世出身不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一位情商很高的老先生,他以不太显赫的官位护着家中老小在五代这个乱世都安全的活了下来,老大赵匡胤更是在二十岁的时候才被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而朱重八呢,却从小受尽苦难,父母兄长染病去世后,朱家别说棺材坟地,连草席都没有,只有包几个破衣服葬在别人家的土地上。
这有些说远了,总体来说赵匡胤算是一个宽厚的君主,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