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90

然从藏身处跃出,将送行的宁王和护卫团团围住。
“王兄,这是为何?”宁王脸色发沉,“这里可不是你的北平!”
燕王没说话,示意宁王朝身后看。原来,跟随他出城的护卫大多已束手就擒,零星几个反抗的也被三拳两脚揍撂倒,刀架在脖子上,鼻青脸肿,再无反抗的能力。
宁王被困住的同时,大宁城中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宁王府被投靠燕王的蒙古骑兵控制,王府护卫也被抓的抓,杀的杀,王府官属同样未能幸免。
忠于宁王的指挥朱鉴战死,宁王的妻妾和孩子都被“保护”起来。一身蒙古骑兵装束的三保走到宁王妃和宁王长子朱盘烒跟前,恭敬行礼,“累得王妃和公子受惊,咱家这边赔罪了。”
宁王妃没有说话,朱盘烒满脸怒意,大声骂道:“你这阉竖!”
骂完仍不解气,拔出随身短刀便要手刃三保。
被蒙古骑兵用刀鞘拦住,朱盘烒更是怒发冲冠,“你们!”
宁王妃一把拉住儿子,她虽不像燕王妃出身将门,却也同样不是纤弱妇质。王爷出城在外祸福难料,王府也被包围,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马听事,”宁王妃的声音很柔和,“我家王爷一切安好?”
“回王妃,宁王殿下一切都好。”
“那就好。”宁王妃拉着仍不服气的朱盘烒,“不要胡闹,等你父王回来。”
三保见王府局势已定,宁王妃如此镇定,态度变得更加恭谨。不想包围王府的一名朵颜卫渠长突然上前,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王府斩首,捕捉的护卫,算羊!”
三保:“……”
渠长眉毛一竖,“不算?”
“算,当然算。”三保嘴角抽了一下,“不过得等王爷回来一起算。”
“好!”
蒙古壮汉点头,从怀里掏出几张纸和一截木炭,郑重的记下了此战能换来的牛羊数目,拉着三保按手印。
“这个,咱家做不得主……”
“恩?”
“没事,咱家按。”
三保泪了,壮汉们满意了。
宁王妃和朱盘烒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跟随宁王多年的蒙古骑兵就是这样被收买的?
王爷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或许还是不让王爷知道的好。
就这样,燕王用牛羊和不会兑现的草场成功挖了宁王的墙角,再回到大宁城,主人和客人的角色已经对调。见大局已定,宁王没做无谓的反抗,自己一家子都被“保护”起来了,下令调集松亭关的军队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朱棣都敢造反,砍个把兄弟脑袋应该也不是难事。
想通之后,宁王表示愿意团结在燕王的周围,一起靖难,共同造反。
燕王很高兴,当即说道,“待到事成,你我兄弟共分天下!”
虽然只是一句口头承诺,却也让宁王激动不已,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到造反这一伟大事业中。
燕王画下的馅饼太诱人,致使宁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忘记了朱老四有多像他们的老爹。
朱元璋喜欢乱印钞票,朱棣继承了老爹的爱好并且发扬光大,除了印钞票,还喜欢开空头支票。
不过朱权也该感到安慰,他并不是朱棣唯一的受害者,除了同样被忽悠的朵颜三卫,朱棣的亲生儿子才被坑得最惨。
什么世子身体不好?
如果朱高煦更了解朱棣的话,肯定会抱着脑袋撞墙,他怎么就这么实在,果真是太傻太天真!
成功拿下大宁城,与宁王结成造反同盟,燕王率领朵颜三卫直扑松亭关。
松亭关守将没做太激烈的抵抗就打开了城门,宁王都在燕王手里,他还反抗什么?干脆加入造反队伍算了。
拿下了松亭关,燕王的手中的军队进一步壮大。
燕山后卫的人数也由原来不足五千人猛增加到一万两千人,虽同资格最老的左卫,右卫和前卫仍有一定差距,但与邱福率领的燕山中卫却已是不相上下。
随即,燕王领兵进入会州,在此重整军队,创立五军,各军任命主将一名,副将两名。
张玉将中军,沈瑄、郑亨为左右副将。
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为副。
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为副。
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为副。
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为副将。
燕王起初考虑令何寿为中军副将,但何寿自北平夺门之战便表现不佳,私下里更是动作频频,让燕王心生警惕。
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串联,尤其是武将串联。
背着老子拉帮结派,你小子想干什么?!
实际上,何寿真没想干什么,若他真想反叛朱棣投靠朝廷,也不会做得这么明显。
所谓的拉帮结派,不过是为在军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作为跟随在燕王身边的老人,张玉朱能他比不上,沈瑄和郑亨这些后来者却实实在在的让何寿心气难平。
若在平时,何寿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现在是什么时候?燕王正举旗造反,此举就显得大大不妥。
被燕王疑心,打上一个问号,注定何寿会离权利中心越来越远。
结果,沈瑄郑亨等人后来居上,五军之中,何寿连个副将都没捞上,只能在燕山前卫指挥同知的位置上继续接受考察。让何寿更加无法接受的是,不需多长时间,武力值连他零头都赶不上的孟十二郎,即将和他平起平坐!
何寿再不服气,有燕王压着,也不敢窝里反,只能对着南军泄愤。
作战更显勇猛,屡次立下战功,倒是逐渐扭转了燕王对他的看法,总算在靖难后期摆脱了同知的头衔,升了指挥。
也算是阴差阳错,因祸得福?
扩充了军队,搬空了半个大宁城的燕军,当真是鸟枪换炮,非昔日可比。
王旗之下,聚集起上万的蒙古骑兵和大量惯于战阵的边军,加上从宁王处搜刮来的火器,燕王底气很足,大手一挥,下令回师北平。
李景隆敢带兵去抄他的老窝,必须受点教训!
在大宁城中立下大功的孟十二郎,途中经常被燕王召到身边说话。燕王同诸将商议作战计划时,他也有幸旁听。
在燕军中,孟清和的地位再次悄然发生变化。
不再只因世子对他的赏识,而是直接来自于燕王,最大的大佬。
大家可以不买世子的账,却不能无视燕王的态度。
同级和下级自不必说,连指挥一级都开始同孟十二郎称兄道弟。面对这种情况,受宠若惊不至于,小心应付却是必须,孟清和也算驾轻就熟。
张玉正在北平外围防守要地,身为副将的沈瑄和郑亨暂代其指挥中军。
郑亨不只一次在沈瑄帐中见到孟清和,眼见沈瑄对孟清和照顾有加,不免思量,沈瑄此人着实不凡,或许非是有意,但孟佥事得王爷赏识,感激于沈瑄往日的帮扶,必定有所回报。
必须承认,郑亨得出的结论也代表了军中大部分人的想法。
只可惜,问题的答案往往距离所谓的“真相”相当遥远。
被沈瑄的举动启发,各军主将副将纷纷开始礼贤下士,关心士兵。
不好意思到他的帐篷里睡,因为呼噜声大?
没关系,他呼噜声更大。
有汗臭?
更没关系,他有汗脚!
军汉还想挣扎,上官一瞪眼,一切为了王爷,必须到老子的帐篷里睡!
被抓着领子的军汉顿时泪流满面。
动静太大惊动了燕王,得知前因后果,燕王特地表扬了沈指挥,“做得好!如此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将官串联必须小心,关心士兵,时刻训导要效忠于自己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