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105

么时候到李景隆麾下的?”
纪纲被衣领勒得脸色发红,却不敢用力挣脱,只能艰难的开口说道:“他叫杜平,年过而立,只知道家住北平,具体哪里实在不知。之前随瞿都督的军队一起进入德州,后被曹国公收为幕僚。”
名字年纪都对得上,孟清和向杨铎点点头,两人都没想到,杜平不仅活着,还成为了李景隆的幕僚。
“纪纲,”孟清和摆出最亲切的笑容,“想不想荣华富贵?”
纪纲犹豫片刻,一咬牙,想!
“想不想官运亨通?”
更想!
“想不想环肥燕瘦美人绕膝?”
点头的同时双眼发光,绝对想!不能更想!
“那好。”罪恶的爪子搭在了纪纲的肩膀上,“只要你帮一个小忙,这些都能成为现实。”
“在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
孟十二郎笑得愈发真诚,忽悠未来的锦衣卫指挥使,当真是很有成就感啊!
一旁的杨铎和军汉们同时刷新了对孟清和的认识,比起以力服人,果然还是利诱更加有效?
不愧是读书人,了不得。
翌日,纪纲起了个大早,按照孟清和的吩咐,通过熟识的文吏给杜平带了消息。
自到德州之后,杜平亦是忧心在北平的家人,闻知有北平退来的兵卒都要打听一二。纪纲也因此同他说上了话,这次特地托人给他带信,杜平自然不会起疑,很快派人来见了纪纲。
“这几位兄弟都是从北平过来的,一路躲避燕军,偶然间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报告主帅绝对是大功一件!”
“何事?”
“你且附耳过来……”
就在孟清和等人在德州开展工作时,燕王府也迎来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曾同御史韩郁极力反对齐泰黄子澄等削藩激进派,建议皇帝实行推恩以削弱藩王的高巍。
在朝中两派大臣为皇帝的一道命令吵得不可开交时,高巍独辟蹊径,压根不参合这些乌烟瘴气的鸟事,趁着齐泰黄子澄等激进派暂时转入地下,接连对皇帝上疏,大谈亲亲之情,人伦之义,并主动申请出使北平,说服燕王罢兵。
建文帝的确是脑袋有坑,但也认为高巍此举不可行。
燕王是谁?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服的?
能公开造反的主,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能搞定的?
不过,建文帝也为高巍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特地召见了他,明白告诉他这件事不靠谱,不能做。
结果高巍不听劝,把建文帝的好意揉成团又扔回了他的脸上。
甭管建文帝如何苦口婆心,就一句话,“臣愿使燕,晓以祸福。”
遇上这样的建文帝也没办法,只能挥挥手,想去就去吧,回不来可别怪他。
高巍大义凛然,“为国效忠,哪有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之理!”
“爱卿真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高巍一拱手,“陛下,臣去了!”
看着高巍的背影,建文帝半天没出声。
难道高爱卿没发现,他最后那句话有多不吉利?
燕王对高巍的到来也感到惊奇,敢这个时候来北平,胆子够大!
果然,高巍很快向燕王证明了他有多么的耿直,多么的刚直不阿,多么的大胆,多么的……想找死。
“太祖升遐,皇上嗣位,不意大王与朝廷有隙……昔周公闻流言,即避位居东。若大王能割首计者送京师,解去护卫,质所爱子孙,释骨肉猜忌之疑,塞残贼离间之口,不与周公比隆哉!”
不等高巍说完,燕王就怒了。
连连冷笑,你小子知道自己在谁的地盘上吗?竟敢这么胡说八道?
让他主动交出地盘财产,砍掉心腹的脑袋,把儿子送去南京当人质,再给那个黄口小儿负荆请罪?
当他没长脑袋?!
高巍似乎没看到燕王黑成锅底的脸,仍在滔滔不绝,“……大兴甲兵,袭疆宇,任事者得借口,以为殿下假诛左班文臣,实欲效汉吴王倡七国诛晁错,大王获罪先帝矣!”
如果把怒气分个等级,朱棣的怒火绝对飙升到了刻度表的最高值。
起兵靖难,打的就是洪武帝训诏的旗号,高巍给他扣上个获罪先帝的帽子,无异于爬上旗杆,把杆上的旗扯下来,扔到地上踩两脚,顺便吐几口唾沫。
这还能忍,他就不是朱棣!
“够了!”
燕王暴怒,拔刀就要砍人。
等在暖阁后的道衍和尚连忙奔出;好说歹说劝住了他。
高巍不能杀,至少现在不能!
朝廷遣使赴燕,全天下都看着,把高巍砍了,是痛快了,靖难的大旗也扯不住了。
皇帝免了“奸臣”的官位,亲自派遣使者同燕王对话,燕王却二话不说把人砍了,这不是造反还是什么?
燕王知道自己是造反,可靖难这块遮羞布必须披着!
无奈,朱棣只得令人把高巍暂时押下去,自己跑回屋里钉建文帝的小人。
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
这黄口小儿够阴险,打不过他,派姓高的来是要气死他!
燕王的怒火不断飙升,必须找人揍一顿才行,德州的李景隆再一次不幸撞到了枪口上。
见过杜平,顺势被带到中军帐前接受盘查的孟清和,即将把砍人的刀子送到燕王手里,成为李景隆悲剧的最大帮凶。

第六十七章 计成

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李景隆,没有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更加合适。
李景隆的身材长相极似李文忠,国字脸,浓眉大眼,鼻子高挺,下巴方正,着绯红麒麟服,腰束花色玉带,不知底细的,初见其人,绝对会赞一声“好”。
世袭公爵,太子太师,几十万大军的主帅。
此时的李景隆,正面临人生中最艰难也是最辉煌的一段日子。
打不过燕王,又没法向皇帝交差,夹在这对叔侄之间,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在德州期间,李景隆始终愁眉不展,往日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人,此时也躲得远远的。
哪怕皇帝还没收回他的官印,朝廷下达的几道命令,也相当于狠狠扇了他的巴掌。只要有脑子,就能猜到曹国公现在的处境到底如何。
就是在这种情况,孟清和与杜平搭上了线,千方百计获得杜平的好感与信任,以此获得了面见李景隆的机会。
机会来之不易,若非用再立一功及与家人相见的诱饵钓住杜平,事情未必会如此顺利。
孟清和走进大帐,只匆匆扫了一眼,便跪地行礼。
“卑下参见总戎!”
头也不敢抬,面上诚惶诚恐,将一个底层小卒乍见主帅的激动与畏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心中却在腹诽,单看外表,没人会相信面前这位会有畏战逃跑的名声。更难以想象,这样正气凛然的外表之下竟然是一肚子草包。
这就是所谓的“样子货”?
李景隆手持公文,眼皮抬也不抬,像是懒得去看孟清和一眼。
随同进帐的杜平拱手说道:“总戎,此人有重要情报。”
“说。“
李景隆没叫起,孟清和只能继续跪着。
这算什么,发官威?对他一个小兵至于吗?
咬咬牙,跪就跪吧,一切为了靖难!
日后早晚能找补回来!
孟十二郎刻意压低了嗓子,缩起了肩膀,就差哆嗦几下以示被李总戎的霸气震慑。
多次观摩历史名人专场,演技必须大幅度飙升。
“回、回总戎,卑下逃跑时……”
“恩?”
李景隆目光扫过,像是带着刀子,孟十二郎立刻意识到用词不对,马上改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