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110

。他坚信,燕王再顽固不化也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自己的忠义之举必将名留青史!
想到这里,高老先生再一次灵感迸发,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一片衣摆写完,再撕。
手指的血迹淡了,再咬!
站在窗外观察对手的孟清和目瞪口呆。
这位果真不是一般人,佩服!
见孟清和呲牙,带他来见高巍的郑和问了一句,“孟佥事可是想到了什么?”
孟清和转过头,十分认真的说道:“难度太大,不然还是让王爷把他砍了吧,说不定善后还容易些。”
郑和:“……”
大同城外,马蹄阵阵,喊杀声震天。
李景隆派出的探子只敢从远处张望,硬是不敢靠近,让尾随他的燕军斥候都开始着急。
这个距离能看清楚个X,胆子小成这样,还敢做探子?
几个燕军互相使了个眼色,没办法,山不来就我,只能我去就山。
南军的探子不动,杀得难解难分的两支边军开始向他们移动。好歹让他们看清楚两支队伍的衣着,听清楚口音,也好回去报告。
可让燕军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移动,南军的探子竟然也在移动。
打死不靠近一射的距离之内。
这怎么办?
交战双方的主将只能下令,扯开嗓子喊吧。绝对不能因为对方的不配合坏了王爷的大事!
于是,沈瑄带领的燕山后卫同杨铎假扮的晋军一边吆喝着打仗,还要一边比嗓门。
南军探子擦了把汗,“看情形,是燕王和晋王起了内讧?”
跟他们身后的燕军也擦了把汗,总算是看明白了,当真是不容易啊!
南军的探子自认得到了重要情报,必须尽快返回德州报告。
一小队燕军紧随其后,一路护送,确保他们不会迷路,也不会被在雪原中溜达的狼群叼走。
直到这几名探子安全进入山东,尾随护送的燕军队才松了口气,若非上官有令,打死他们也不做这么麻烦的事!简直比和_0__0_zi互砍还要命。
德州的李景隆得到情报,果然坐不住了。
“上天助我!”
燕王和晋王起了龃龉,简直不能刚好!
出兵,必须出兵!打不过燕军也没关系,只要到大同附近走一趟,他再给朝廷上一封奏疏,表明心迹,皇帝必定还会重用于他!
李景隆很是激动,当即升帐,召来军队将领商议出兵一事。
众将议论纷纷,都督瞿能最先对此事表示怀疑,燕王和晋王不是一直在眉来眼去,晋王明摆着支持燕王造反,怎么会突然翻脸?
“此事必有蹊跷,还请主帅三思!”
李景隆根本听不进去,就算事有蹊跷又如何?他派兵的意图又不是真刀真枪的打仗,不过是给朝廷摆个样子,保住他的帅印和官位。
但这话不能当面说,连心腹都不能透露。
“瞿都督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李景隆大义凛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效命朝廷,讨逆以来未尽寸功,得此良机,怎可放过!岂可怯战!”
瞿能被气得直瞪眼。
未尽寸功?这都是因为谁?
如果不是李九江贪功,他早就攻破了北平城!
瞿能还想出言,却被站在一旁的盛庸拉了一下。盛庸摇摇头,主帅主意已定,再争执也没用。
李景隆下令指挥滕聚领兵一万向大同进攻。
领命之后,滕聚嘴里发苦,他多少能猜到李景隆的打算。
不论燕王和晋王翻脸的消息是真是假,这一万人都是实打实的炮灰。回来可以,不回来也罢,在李景隆呈送朝廷的奏疏上,不过是“破陈冲出”和“为国尽忠”的区别。
要是李景隆再_0_wu_0_chi一点,把作战不利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用他的脑袋说不定还能换到朝廷的嘉奖。
离开大帐,滕聚没同任何人说话,呼啸的北风之中,背影都透着一股悲凉。
自己怕是要成为另一个陈晖。
陈都督还能活着投奔燕王,自己的前路又在哪里?

第六十九章 发愁的孟佥事

建文二年正月,本该是合家团聚共庆新年的时节,北平的燕军和德州的南军却吹响了号角,磨亮兵甲,集结兵卒,整军出发。
德州城内,指挥滕聚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俯视麾下一万儿郎,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心酸,不甘,愤怒,最终都化为了一声长叹。
有志报国,荡平燕逆,却碰上李景隆这样的主帅,只能算自己倒霉。
此行九死一生,有命归来也未必能得个好下场。身死不足惜,若再被污蔑,背负一身骂名,成为他人晋身的踏脚石,才是真正的_0_liu_0_yue_0_fei_0_xue死不瞑目。
“指挥,时辰到了。”
跟随滕聚多年的一名千户按刀上前,面上不显,心中同样不忿。
李景隆真不是个东西!除了世袭的爵位和祖先留下的威名,根本没有统帅大军的能力!
派一万步卒进军大同,简直不知所谓!
燕王晋王,哪个是好惹的?就算两位藩王正在内讧,收拾一万人也不过是砍瓜切菜。
攻城?更不可能。
大同是边防重地,一万人攻城,怕是连城门都没摸到就得被弓箭射成筛子。无论私下里如何,晋王明面上还是朝廷的藩王,全副武装到他的地盘上去溜达,不是给对方借口和燕王一起造反?
就算只有一万人,那也是军队!
朝廷都派军队来了,不能坐家里等死吧?他可不是湘王那个书呆子!
郝千户万分不理解,李景隆到底是站在皇帝这边还是已经暗中投靠了燕王,如此_0_bai_0_chi的命令,他到底是怎么下达的?
“全军出发!”
滕聚原本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觉得没必要。
反正都是一样的下场,何必扰乱军心?
孟清江和高福等人都在前进的队伍之中,一身南军的袢袄,手持长枪,配着腰刀,并不起眼。
李景隆给滕聚的一万人,主要是由北平退下来的败军拼凑而成。短时间内,能达到令行禁止,并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足见滕聚用兵和指挥能力不一般。
只可惜,再好的人才在李景隆麾下也伸展不开手脚。
想要发挥本领?等下辈子吧。
_0_kang_0_yi?谁管你。一句违反军令,立刻脑袋落地,到阎王殿说理去吧。
北风呼啸中,滕聚的队伍出发了。
雪花飘落,一万南军踏上了前往大同的不归路。是死是活,从现在开始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中军大帐中,李景隆铺开纸,亲自磨墨,多日的愁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放松的笑容。
奏疏该怎么写,他已经有了腹稿。
今日队伍出发,明日,这份奏疏就可以送出了。
接下来,只等大同方向的“战况”传回。都死了,就是尽忠报国,朝廷必定下令封赏。若能活着回来,是英勇拼杀冲出重围还是怯战脱逃,只看滕聚是否识相了。
想到此处,李景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放下墨条,擦了擦手。如果不是顾忌军中情绪,这次领兵的不会是滕聚,该是瞿能。
北平之战后,瞿能一直对李景隆诸多不满。以瞿能的官位和军中资历,李景隆不能轻易处置他,只能暗地里咬牙。
忍的时间越长,恨意越深。李景隆发誓,一旦有了机会,必要让瞿能永世不得翻身。
一万南军进入晋王辖地,滕聚变得愈发谨慎。无论李景隆怎么想,他都要尽到一名将领的责任。
滕聚不想死,随着军队距离大同越来越近,这种念头愈发猛烈。他又一次想起了陈晖,只要有一线生路,没人会心甘情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