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450

天子点头,朝臣再蹦跶也没用。
典礼虽然推迟,朱高煦仍如期入文华殿,临朝视事。至于合不合规矩……龙椅上那位都不在乎,谁敢跳出来说三道四?
或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预计九月方能返程的郑和船队,竟提前数月,于永乐十年五月折返,出现在福建海面上。
比起离开时,船队规模扩大近一倍,多是番邦使臣的朝贡队伍。
其中有一支船队十分特别,船只造型奇特,船身五彩斑斓。船上之人,各个皮肤黝黑,_0_chi_0_luo胸膛,脸上身上绘有不同图案。说话时,一口牙齿却是雪白。
朱高煦站在宝船之上,看着岸上迎接的官员,用力一挥手臂,“靠岸,下船!”
战船最先靠岸,随后才是宝船。
船舱开启,一阵兽吼震耳欲聋。各种从未见过的兽类,陆续出现在众人眼前。
长颈鹿,斑马,狮子,牛羚……
岸上之人嘴巴张开,眼珠子掉了一地。
这都是些什么?
看到众人的表情,朱高燧哈哈大笑。得知汉王已被立为皇太子,典礼迟迟没有举行,只为等他归来,愈发的高兴,令人将他从某处海盗藏宝点得来的珊瑚树抬出,不提珊瑚树本身,单是装载的箱子,就是难得的精品,价值连城。
“装好,随孤快马进京,为皇兄庆贺。“
“是!”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结局

永乐十年七月,赵王朱高燧抵达南京。
同年次月,于奉天殿行立皇太子大典。
汉王朱高煦正位东宫,成为大明开国以来,洪武帝长子朱标之后,得天子册封,朝廷承认的第二位“皇太子”。
建文帝朱允炆?
永乐帝当前,谁敢提起这位,绝对是不要命了。被打成矫诏登位,皇家史料上自然不会有关于“皇太孙”的正名记载。
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而成,千载不变。
皇太子册曰:“朕承皇考之基绪,尊临大宝,统御华夷,威临万邦,思惟天序之传,宗祧之重,三王通制天下为家,有道之长为万世法。朕之嫡次子,有年聪明,仁厚孝德,奉亲至上,亲为稼轩,有爱民之德。朕平内难,有陷阵之功,上体下仁,小心稽古建储之典,授以册宝,命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大典之上,礼部同鸿胪寺官设诏案于奉天殿中,中设节册。奉宝案于诏案之南,东西各依次陈列册宝彩舆。
礼乐声起,朱高煦着衮冕,拜于丹陛正中。
九旒冕冠,黑介帻,绛纱袍,皁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袜赤舄。
革带佩绶,白带于中,袖摆当风,山川河图,祥云瑞兽,似于冕袍之上飞腾咆哮。
“拜!”
礼官立于丹陛之下,悠长的调子,似穿透时空,同先秦的祝祭之声融合,伴着古乐,回荡在天地之间。
朱高煦身后,平王朱高炽,赵王朱高燧,周王朱橚,宁王朱权等均身着冕服,依序下拜。
“再拜!”
平王世子朱瞻基,宁王世子朱盘烒等,以长幼位序列在亲王之后。各亲王世子之下,方为郡王宗室。因朱瞻壑年纪尚幼,且未得正式册封,跪拜的次更在朱瞻基之后。
礼毕,朱高煦退出丹墀内,领诸亲王及世子郡王侯于文楼下。
勋贵文武均身着朝服,立于两侧,侯圣旨送达。
没错,不是等皇帝,是等圣旨。
此时,朱棣已临华盖殿,翰林院捧诏,尚宝司官用宝,讫礼部官捧置于案,执事官行五拜礼,鸿胪寺官为先导,引礼部官员行至文楼前。
礼乐声再起,候在文楼前的一干人等正身下拜。
这一次,三等以上勋贵都要一同行礼。
立在队伍中,入目一片的大红,孟清和额头触地,耳际嗡鸣。行动间,意识竟有些恍惚。
一瞬间,意识仿若脱离躯体,漂浮在半空中,俯视众生相。
悠扬乐声,肃然氛围。
庄重,却不凝滞。
虔诚,却不愚昧。
文楼前,似非一场册封大典,而是一场对天地众神的祭祀。
黑色大袖,红色绛纱,玉簪金冠,五彩旒冠。
朝服的色泽,似燃烧的一条火龙。大汉将军的铠甲,锦衣卫的头冠佩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咚!
礼乐声中,竟有战鼓回响。
飘忽的思绪骤然落地,心思转动间,猛然意识到,他正身处历史洪流之中,见证一个强盛王朝的崛起,揭开一幅历史画卷的蒙皮。
一幕幕,一节节,都带着不同色彩。落在眼中,映入眼底,异常的鲜活。
册封典礼过半,孟清和已有些晕头转向。繁杂冗长的过程,记在脑中的不过一二。不由得佩服两京礼部官员,能遍查史料定下大典章程,当真是不容易。
文楼叩拜完毕,队伍再上丹陛,这次,是确确实实去见皇帝。
孟清和袖手慢行,膝盖一阵阵酸麻,不用看,一定青了。
天没亮就在宫门前罚站,走进宫门,除了拜就是跪,石砖地面,连个垫子都没有,不青才怪。
想想朱高煦跪的地方,孟伯爷又平衡了。
单陛正中,没记错,那里可有龙纹。此刻的朱高煦,定然比他“舒爽”百倍千倍。
“精神转移法”十分有效。渐渐的,孟清和的脚步变得轻快。一旁的平江伯看得奇怪,刚刚还一步一跌,现下怎么这么精神?
众人行到华盖殿,朱高煦再行礼。
腰背虽还挺直,步伐也相当潇洒,可事实上,朱高煦着实有些撑不住了。
若非知道大典中容不得半点差错,朱高煦早揪住礼部尚书的官府领口,各种咆哮抡飞。
孤和你有仇吗?!啊?!
三拜硬要改成五拜。一个地方拜完,紧接着又拜!敢情疼的不是你的膝盖?!
礼部尚书也冤,这是皇帝要求,他能怎么着?
唯一感到满意的,大概只有一身衮冕,笑容满面的永乐大帝。
儿子的抱怨,臣子的委屈?
永乐帝表示,有这事?朕怎么不知道?
沈瑄列在朱能之后,典礼间隙,转头看向孟清和所在。孟清和很想给出一个安心的表情,可惜发白的脸色却没有任何说服力。
日暮时分,大典终于宣告结束。
皇宫设宴,群臣回家换身衣服,又要匆匆赶回。
撑着一口力气回到伯府,坐到榻上,孟清和当真不想再动。轻轻捶一下膝盖,真是要人命了。当初天子登基,也没像今天这么折腾。
沈瑄换下朝服,寻过来,便见孟清和靠在榻边,额头正冒冷汗。
“怎么?”说话间,俯身握住孟清和的脚腕。
“没事。”
孟清和下意识缩了一下,不想,温热的掌心已覆上右腿膝盖,立刻冷嘶一声。
“伤了怎么不说?”
“……不重。”孟清和摇摇头,“涂些药膏就好。”
再难受也必须撑下去。换做平时还罢,封皇太子大典,传出只言片语,朝中御史言官定不会轻易罢休。
战斗中的大明言官。这句话,孟清和深有体会。
沈瑄不言,按住孟清和的肩膀,不许他下地。
“十二郎莫动,我来。”
换朝服,涂药,出房门,国公爷一手包办。
走出伯府,众目睽睽之下,孟清和脸发烧,沈瑄似无所觉,直接抱人上马,两骑并行。两匹马的缰绳都握在国公爷手中。
“国公爷,这个……”
“恩?”
漆黑的眸子扫过来,目光温柔,孟伯爷却生生打个冷颤,下意识闭口不言。
国公爷满意了,若非是在金陵,他会将孟清和抱上自己的马。
如果真是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