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分卷阅读383


  一年的功夫,她就直接买了铺子,现在已经买了两间铺子了。
  她没读过很多书,也不像旁人懂的那么多,但是她就想着,家里这些聪明的念大学的孩子都买房子,那她也得买。而且,她也受老一辈儿的思想影响,老一辈儿的,都觉得有个房子才是稳妥。
  所以他们夫妻在县里买了铺子之后,已经攒钱定了市里的铺子了,紧跟着,就打算往市里走。
  与他们几乎一样想法的是许朗的两个姐姐,他们也是见识到了人家赚钱的容易,自己蠢,就可以跟着聪敏人学。别看村里不少人离开了,但是这倒是让村里人挺高兴的。
  他们走了,造纸厂的工作就让出来了。
  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进入造纸厂工作,城里的大厂也许受到巨大冲击,但是他们这边的小厂反倒是莫名的苟了下来。月月开工资,竟然还挺好。
  袁知青当年选择留在当地,其实很多人都是不能理解的,许多外村的知青都觉得他蠢死了。但是现在看来,他这一步棋,那是一点也没有走错的。
  他每年的薪水加上分成,自己在做一些小生意,收入是相当可观。
  要知道,多少个城里人都面临开不出工资,就连他姐姐的厂子都不行了,不过袁知青倒是给她姐姐指了路子,做个体户,听着不好听,但是实际上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啊!
  大家,心照不宣了。
  别看许老三他们家好像也没有发大财,甚至没有带领乡亲们如何,但是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那真的影响了许多人,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他们村从原来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到现在,如果单论起来,都不能说是全县第一号,得说是全市第一号了。
  他们村走出去的人多,留下来的条件也好。
  而且,这不是依仗任何人,完全都是靠自己努力。
  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获得极好的日子,所以他们村都是很有干劲儿的。
  外村,甚至公社和县里的年轻男女,也愿意找他们村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又会过日子,又读过一点书,又有魄力。
  魄力这种事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外人只看到他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条件好,都觉得他们村里的小伙子小姑娘很能拿得出手,看事情的路子和眼光也行。
  却没想过,这是他们从小就被影响的关系。
  反正,大家都觉得他们村的人精明又好。
  而大房的雪松,现在也在首都,他毕业之后分配到了企业,不过现在好些个国营企业已经开始隐隐的露出颓势了。当然要说不行,那至少也得个七八年,倒闭倒是几年内都不会。
  可是雪松本身就不是那种存在感很强的人。所以在企业反而不太习惯,只待了半年,这个小哥儿,难得硬气了一把,直接辞职,背着包袱去首都投靠三叔了。
  他也不想赚大钱,就想有个普通的工作而已。
  他就喜欢那种不需要他多说话多交际的工作。
  许老三倒是没拒绝他,雪松这人还是可以用的,只是,万万没想到,雪松没干两个月,就被常喜看中了。他有时候店里不忙就去常喜那边帮着打下手儿,一来二去,常喜发现雪松挺有天分的。
  而雪松也觉得,做厨师这活儿好,自己能给自己做好吃的不说,还不用跟别人交际!
  重点,不用跟别人交际。
  就默默的干自己的活儿就行,这他当然高兴啊。
  他在征求了家里长辈的同意之下,就拜了常喜做师父,现在是常喜的大徒弟。
  常喜还有个二徒弟,是陈黎的大侄子,他大嫂家孩子,这孩子也是个贪吃又学习不行的,学习实在是不上进,才十四岁,初中都快要念不下去了,辛辛苦苦勤勤奋奋读一年,考几个大鸭蛋回家。
  要说不努力,家人还能理解点。
  问题是这孩子相当用功,然而,还是烤鸭蛋。
  就好像,不管学什么都完全不进脑子。这个他爹妈都愁死了,现在学习才是正经的,可是自家娃就是脑子不够用,那还有啥法子呢?这总算是,遇见了一缕曙光,常喜发现,他在做菜方面竟然有点小天赋。并且,他自己也喜欢。你让他读书,真不行。但是你让他复述一些菜谱,他倒是能记得住,而且还挺有数儿的。两家原本来往不多,但是许柔柔生孩子的时候专门雇了小阿姨收拾家做饭,这娃学校在那边附近,有时候会过去蹭饭。常喜也经常过去送一些汤汤水水,一来二去,也经常碰见常喜,这就搭上线儿了。
  常喜已经答应,他明年初中毕业,可以先来她这边做学徒。
  虽然还没正式拜师,但是已经占了二徒弟的名号,他自己放假的时候也过去跟着学一些,他跟雪松,都算是在这方面有天分的孩子。常喜也乐意教他们。
  她不是她古代那个爹,非自家子弟,不传外人。
  就连亲生女儿,只是因为要嫁人,那都没有资格学。
  她还是希望有天分又喜欢厨艺的孩子可以好好学厨的,他们自己多了一个谋生的渠道,也让大家可以更加多一个机会品尝到美食。
  当然了,常喜虽然是愿意收徒弟,但是除了天分,也看人品的。
  她的大徒弟雪松和还没拜师的二徒弟,都属于憨厚的好孩子,这也是他愿意尽心尽力教导的缘故,如果没有好的人品,她也不愿意的。
  而在家乡的许老大一家倒是没觉得儿子年了大专又去学厨艺有啥不对。
  他们想的是,多学一门手艺,不管啥时候都不吃亏,而且老三夫妻,特别是老三媳妇儿是个十分大方的人,他们自然乐意儿子过去,不过要说让他们过去,他们就不愿意了。
  他们夫妻真是不愧对老实人的名声。
  他们是一点也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城市再好,也不是他们家。
  他们家现在重新修了房子,在村里也是数得上的像样人家了,干啥要去城里呢。
  这么多年,还是习惯农村的生活,熟悉的邻居,随意又自在的生活,而同样这么想的,还有许老头和许老太。虽然老二老三都邀请过他们,但是俩老人也是不想离开村里的。
  城里谁都不认识,哪有村里一出门就能唠嗑更爽利。
  许老三眼看他们几个都不愿意走出村里,倒是给他们提了建议,现在许老大家里在村里开了一个杂货铺。不仅热热闹闹的人来人往,赚的还不少呢。
  竟然比她家原来两个人上班还多。
  这真是令人没想到。
  不过,他们也更不爱走了。
  许大嫂和许老太每天坐在小卖铺里,跟一些村里过来凑热闹的老婆子小媳妇儿唠嗑,这日子,真是美啊。
  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好,农村有农村的过法儿,省城有省城的过法儿,至于首都,他们也是一样的。
  那远在国外的人,自然更是一样的。
  两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
  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但是却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心。
  像是贺嘉他们这一批同学,来的时候还带着几分青涩,现在一个个倒是都很沉稳了,要说有没有人想要留下来,也是有的。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更看重的是优越的环境。
  但是更多数的人,都还是想着回到祖国的。
  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学习这个知识不仅仅是让自己更强大,也是能更加带动自己祖国的发展。这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
  也许现在他们暂时是不如发达国家,但是终有一天,是会更好的。
  所以,来的时候他们热血沸腾,内心充满了理想。现在回国在即,一个个也是同样的热血沸腾,想着回国之后,能够施展抱负。他们并不是一个专业,但是各自却有各自的理想。
  “贺嘉,你回国之后,第一件事儿是干什么啊?”一个小伙子看着正在整理皮箱的贺嘉,问了出来。
  贺嘉抬头,笑着说:“求婚吧?”
  几个男同学都怪叫出来,笑着说:“行啊你,这一回去就要娶媳妇儿?你又知道人家会等你?”
  他们倒是没有什么恶意,单纯的开个玩笑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