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儿秦始皇-分卷阅读112

这样也能为秦国,多攒点儿家底。
  不然等到打仗的时候因为缺少来粮草,或是国内供应不起军队开销而打败仗,那可就太可惜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就在这一两年,秦国会先后攻打赵国与魏国,虽然一开始胜利了,但后来六国合纵,在信陵君的带领下不但夺回秦国之前的胜利果实,还将秦军追击到了函谷关,此后闭关不出。
  而信陵君,也是在此战后名震天下。
  虽然当时的秦王是嬴子楚,而如今秦王已经变成了嬴政,且因为知道历史,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但秦国不发动战争,其他国家就会眼睁睁看着秦国富裕起来?
  秦与各国必有一战,她作为秦国太后总该准备起来。
  但雍城本地的羊油等物到底是少数,如今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导致许多养猪的百姓比以前都多了好几倍(猪油多),但仍旧无法满足一个肥皂厂的日常消耗。
  肥皂厂最忙碌的时候,也就入冬那段时间了。
  若是运气好些,冬天最冷那段时间,草原也能运来一批有点儿味道的动物脂肪。
  但,还是不够。
  哪怕加上从咸阳运过去的动物油脂,同样不够。
  且交通便利了,不但会让肥皂厂发展起来,还会缩短征兵时间。
  而缩短的时间,也会对战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所以,必须修路。
  趁着农忙结束,而冬天还未开始的这两个月,赵馨与嬴小政、范睢并白起等人一起商量了所有细节,然后下达了修路的命令。
  命令随着邸报传达全国各地,立刻引起老百姓们的热烈响应。
  没多久,各地官府收到的报名名单,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全国百姓的四分之一——
  除去老人、女人与孩子,几乎所有壮劳力都报了名。
  虽然有农忙刚过,和修路给钱的缘故,但这么多人报名同样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料。
  赵馨以为是官府逼迫百姓报名,担心引起民愤,立刻让人严查。
  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都是自愿的。
  因为百姓觉得朝廷近些年发布的政令都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从无损害百姓利益的情况发生,所以这次才会没犹豫就报了名。
  而因为这么多老百姓的响应,原本可能需要一两年才会修好的路,最后竟然在春耕之前就修好了。
  虽然数量不多,但主要的交通干道都已经修好了。
  秦国上下喜不自禁,其他几个国家得知此事后,却陷入深切的忧虑,以及对秦国上下团结一心的恐惧之中。
  而在这时,信陵君找到春申君请辞:“不可继续放任秦国继续发展下去了,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打断秦国这如日中天的强盛之路。”
  他准备回到魏国,劝说魏王。


第74章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 信陵君回归魏国,是因为魏国被攻打,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了, 魏王不得不放下心中猜忌与不甘心邀请信陵君回国。
  但信陵君一开始,选择了拒绝。
  之后魏王再三邀请, 信陵君自己的门客也一再劝说, 他最后才回到了魏国为国效力。
  信陵君也确实有才, 在他的带领下,原本乌合之众一样的六国军队成功拧成一股绳子, 在与秦国军队的交锋中不落下风,甚至将秦国赶回了函谷关之内,此后多年不敢出。
  可如今秦国不曾魏国, 魏王也不曾邀请信陵君回国,他又为何反倒想要回国了呢?
  因为,赵国已经没了。
  虽说赵国边关还残留了部分势力, 但邯郸没了, 赵王也死了,赵国不论是名还是实, 都已经亡了。
  没了赵国这个天然屏障,秦国想要攻打魏国,实在太过容易——
  这也是当初信陵君为何一定要窃符救赵的原因,不是为了赵国安危, 而是因为两国是真正的唇亡齿寒关系。
  如今秦国一日日壮大,哪怕信陵君知道自己此时回到魏国, 恐怕回受到刁难, 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国备受秦国威胁。
  信陵君一开始本是坐在马车中赶路, 后来见速度太慢, 干脆从马车中下来,直接策马奔腾。
  他满腔热血,想要回去救国。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回国的消息不但被提前泄露了,国内也并没有人欢迎他回到魏国,为了阻止他回国,甚至想要在半路上对他进行截杀——
  信陵君刚刚从楚国离开,还不曾抵达魏国国都,就在大梁城门外被自己在魏国的亲信找到。
  一行人刚到大梁附近一个小城外,还不等入城,便见一人从路边冲到马前,直接将他们拦了下来。
  信陵君还未开口,就见此人高声大喊:“信陵君不可入内,还请下马,在下有事相告。”
  信陵君本就觉得自己回到魏国的速度太慢,怎愿意耽搁?于是皱眉,转头示意心腹留下处理这个意外后,便要先一步策马离开。
  那人大急,直接上前牵住马嚼。
  信陵君被他莽撞的举动吓了个半死,赶紧勒马停下,转头看向对方:“虽不知阁下何出此言,但我急着回到大梁,实在不愿在路上耽误了时间。”
  时间不等人,他在路上浪费了几个月时间,秦国那边怕是又拿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物,国力想必也比之前更加强盛。
  大争之世,若是一国太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因为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存在人口与资源的涌入。
  这些人口与资源从何处来?自然是其他国家。
  若是放任不管,最后定然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就是非战而亡都不是完全不可能。
  作为与秦国接壤魏国,必然首当其冲。
  信陵君心中焦躁,眼瞧着没几天路程了,简直恨不能立刻飞奔回到魏国都城大梁。
  来人不懂信陵君心中考虑,他更在意信陵君的性命:“在下有一个事关信陵君性命的消息要告诉您。”
  信陵君虽然在意自己的母国,却也在意自己的性命。
  他听完后迟疑半晌,到底还是决定下马,听听来人所谓的事关他性命的消息到底是什么。
  若是诓骗他,他必然让此人知道后果!
  信陵君在来人的带领下,带着两个侍卫进了旁边的小树林。
  进入之后,对方环视一周,发现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之后,才小声介绍了自己身份。
  原来此人与信陵君还有一段渊源。
  来人当年怀才不遇,且家中贫苦,无以为继。
  若非信陵君听说他的才华,拿出钱财资助,此人与其家人怕是早已经从这世上消失,更惘论在魏国找到谋生之职,得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也因此,就算信陵君已经忘记自己,他对信陵君仍旧感恩戴德。
  得知有人想要取信陵君性命,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前往大梁的必经之路上,想要提前警示信陵君。
  “魏王与相邦等人得知您想要回到魏国,便非常不高兴,之后又听闻您回到魏国是为了劝说国民对付秦国,胆怯之下,竟对您生了杀意,想要以此阻止您回到魏国。”
  虽然信陵君已经在楚国生活好几年,但其在魏国仍旧声名赫赫,何况他在魏国的势力甚至超过了魏王,只要回到魏国,一切必然如他想要那般发展。
  但魏王并不想在秦国没有出兵的时候,主动出手去撩拨。
  他怕!
  不但魏王害怕,整个魏国上下就少有不怕的。
  只是信陵君不同,他在魏国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算是魏国的精神支柱,他若说对上秦国是为了魏国,肯定会有许多人相信,并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魏王等人不得不防。
  来人目光关切地看着信陵君:“在下得知魏王想要杀您后,便一直让人打探细节,最后得到消息,说是他们准备在大梁城外将您截杀,然后栽赃给楚国春申君,以此断绝被楚国拉着针对秦国的可能。”
  “在下不知信陵君在楚国锦衣玉食,高朋满座且生活肆意,为何非要回到魏国。”来人小声说道,“但您如今最好还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