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在古代搞基建-分卷阅读20

阳宫外,负责在皇庄内种植棉花的农家人得到消息,特地回来咸阳宫内考察一番,得出玻璃大棚的实用性,让赵燕歌也给皇庄都建上玻璃大棚,可以加快他们种植的进度。
  与此同时,那些被种植下去的棉花也开始生长起了花骨朵,颜色泛着一层深绿青色,被棉花壳紧紧包裹着的棉花水分十足,晒干以后,那种柔软的触感让人流连忘返不已。
  等知道棉花的真正价值后,农家的人伺候的更加尽心尽力,俨然成了皇庄农家人的心头宝,咸阳宫内有的,他们也要给棉花弄过去同样的。
  建设玻璃大棚这事对于少府已经是轻车熟路的事,从龙卫哪里批来一批特殊的玻璃,少府内的人就带着工人前往皇庄内做建设。
  没几天功夫,一座座干净又透明的玻璃大棚就伫立在了各个皇庄内。
  私库内每天都有进账和支出,除了瓷器赚来的一大笔,剩下的都是【玉研阁】内的进账,其余的铺子虽然也有生意,但是和【玉研阁】的势头没法比。
  得益于公孙起的身高问题,赵燕歌突然灵感乍现,想着可以把高跟鞋这种可以提高女性身高的鞋子给做出来售卖,还有衣服和首饰等。
  于是公孙起就看到赵燕歌在那里开始铺纸作画。
  精致优雅而美丽的高跟鞋瞬间就吸引住了公孙起的目光,让公孙起的眼睛不由发亮。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高跟鞋,来源于别的国家,最开始时是由他们的男性穿戴,作用可不是为了美丽,而是为了踩屎。”说着,赵燕歌又为公孙起介绍了一下那些国家的环境,不像他们,早就学会了用粪便堆肥,在那些国家,粪便就是没有用的东西,也因为厕所不普及,他们那里满大街小巷都可以成为上厕所的地点。
  高跟鞋就是由那里的贵族们所发明,作用就是防止出门踩一脚屎。
  那么漂亮的鞋子,被赵燕歌普及了一下它的来源和作用,公孙起听的是脸都绿了,不由狠狠的踩了一下赵燕歌的脚。
  被自家媳妇狠瞪眼的赵·直·燕·男·歌不明白公孙起为什么会生气。
  实际上他心里非常庆幸抽中的是东方古国,而不是西方国家,那里连最基本的卫生纸都不存在,光是想想就后怕不已。
  “你这样我以后还怎么穿高跟鞋啊。”公孙起生气道。
  “这高跟鞋可不是给年轻姑娘穿的,是给那些贵族夫人们穿的。”公孙起年龄不大,根本用不着穿高跟鞋这种东西,而且高跟鞋穿起来可没有平底鞋舒服,要说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修饰人的腿型了。
  “也就是说,陛下还是在变着法的让他们从口袋中掏钱。”公孙起了然道。
  赵燕歌点了点头,道,“【玉研阁】势头很好,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品牌,到时候【玉研阁】就交由你管理了。”
  “妾并不是很擅长做生意。”公孙起小声说道,既对赵燕歌的提议心动,又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
  “你想什么呢,你是皇后,这些事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做就行了。”因为赵燕歌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他除了宫中皇后特定的份例,还没给自家媳妇上交过工资呢。
  份例是份例,工资是工资,虽然赵燕歌现在还需要【玉研阁】的进项,可是也打算慢慢的让【玉研阁】的进项慢慢变成公孙起的私库。
  这样一来,他的目光就不由放到了那些士大夫文人们的身上去。
  如今龙卫内的造纸技术越发纯熟,那些纸张也该到了它们面世的时候了。
  别看文房四宝这类东西没有【玉研阁】内的东西来的繁杂,可是架不住它们都是消耗品。
  笔、墨、纸、砚,除了最后的砚台,前面三个哪个不是用一点少一点,勤奋一点的文人,更是纸张的消耗大户,每年那些文人们在这上面的花销一点不比女子们的胭脂水粉来的少。
  赵燕歌想了一下,为那些士大夫们以后买东西的地方提名为【墨斋】。
  【墨斋】的开店地点则选在那些文人们的聚集地,是以【墨斋】才刚刚开店一会儿,就有眼尖的文人看到有新的店铺开张,泛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味,引的他们情不自禁的走了进去。
  【墨斋】占地面积极大,完全可以容纳下众多文人,里面还提供稍作休息的地方,摆着桌子,上面陈列文房四宝,可以让那些来了兴致的文人们痛快的挥毫洒墨。
  淡淡的水墨香味很让那些文人们喜欢,直到他们看到了店里面白如雪的纸张们,眼睛一下子就像盯在了上面一般,拔也拔不出来。
  纸张的种类众多,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文人们所有需求,让那些各有所长的文人们简直就像掉进了米缸里面的老鼠一般,快乐的简直要找不到东西南北。
  当然,这种文人们眼中的新式纸张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的起的,足以让他们购买的时候痛并快乐着。
  不仅如此,和【玉研阁】差不多模式的营销方式,总算是让那些士大夫们文人们切身体会了一下自家夫人那种复杂的心情。
  要不,再多买一点,凑到一定数额,还能得到优惠呢。
  就这样,凡是出手购买的,一般买回去的东西都比他们一开始想象中的多。
  “你说什么?最近咸阳城内开了一下【墨斋】,把我们的生意一下子抢走了大半!”其余书斋的负责人不可置信道。
  “是的掌柜,要不是【墨斋】的定价有些高,我们可能连这点客人都留不下。”负责禀报情况的下人头冒冷汗的说道。
  不同于【玉研阁】,之前售卖胭脂水粉的店一般都是小打小闹,基本都是各家后宅夫人们的铺子,所以【玉研阁】的前面才没有拦路的人。
  可是不同于【墨斋】,能做文人生意的,哪家店背后没有一点靠山。
  赵燕歌更知道,大部分的书斋都是由那些六国贵族的后裔们掌控,他们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藏书,控制文化的流传,哪怕一不小心流传出去,那也只是极少部分,他们则可以借着这样的垄断依旧维持着他们祖上的荣光。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家族式的垄断教育,又有了科举制度,可是真正的寒门贵子们依旧难以出头,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
  书籍是非常珍贵的,在这个没有印刷术的年代,每一本书成都代表着莫大的心血,是以,没有人会把自家在世间立足的底蕴交出去。
  只是他们有他们的立场,赵燕歌也有赵燕歌的立场,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这种局面必定会被打破的一天。
  而此时,那些六国贵族们在得知【墨斋】背后的真正主人以后,一时间差点全都心肌梗塞,他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不主张做生意的大秦,它的最高领导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从他们的手中夺取利益?
  比又比不过,打压又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在肚子里干呕血。
  “唉,伴随着四世亲政,这未来的风向是越来越捉摸不定了。”
  “四世这是想干什么?”
  有人道,“无非就是收拢更多的权利于手中。”可是,身为大秦的帝王,他的权利已经足够至高无上了啊。
  有高瞻远瞩的人不由联想到四世这段时间的举动,先是用举世无双的瓷器轰动了整个大秦,又有左相断句收拢天下有志之士于门中探讨,现在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一时间他们俱都沉默不已。
  总觉得,正有什么风雨欲来,而他们只能在原地眼睁睁的看着,而没有一丁点的反抗能力。
  这种感觉让他们憋屈不已,却又不敢做太大的动作。
  毕竟,现如今已经是大秦的天下了啊。


第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尽管他们祖上阔过,如今这小胳膊也拧不过四世的大腿。
  贵族们纷纷沉吟,有按兵不动的,有静极思动的,不一而足。
  “奇怪,我本来准备拍卖下瓷器就离开咸阳的,怎么到现在都还没走?”有贵族叹息道,因为离的近,收到消息也快,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逗留在咸阳城的时间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他的预计。
  想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