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在古代搞基建-分卷阅读84

能让百姓的救命钱血本无归。
  长此以往,有钱的会越有钱,没钱的会越没钱,一旦差距达到某个点以后,大秦这些贵族们就会迎来百姓们的大反弹。
  而这些,那些搞土地兼并的人不知道么?
  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已经停不下来,被贪心蒙蔽了心智,渐渐的失去了远见。
  而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触怒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毕竟当初变法时,商君是想让天下百姓都有地种的。
  “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那些胡作非为者,自然也有遵纪守法,正常交易的土地,我相信我大秦那种情况到底只是少数的,并不能代表买卖田地的大多数人。”反对方开口道。
  一句话,王田制不切实际,他们不会把自己手中的土地变成别人的,手中没地没粮,他们心慌啊。
  世上有人支持王田变法,有人反对变法,也有人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前方,三公稳坐如山,任由后方两拨人唇枪舌剑,争吵激烈,眼看双方,以严晏的变法激进派和老臣的保守派之间火药味越来越浓,赵燕歌这才开口道,“严晏的王田变法想的是不错,只是变法后你考虑到没有?”
  “一旦土地归为国有,那些百姓们失去了耕种的热情怎么办?还有商君所定制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又该怎么办?”
  “陛下,王田制并非强行征收,那些目前有主的土地我们大秦可以出资购买回来,给予百姓们等价的补偿,之后我们再把王田租给他们,他们仍可以继续在原来的田间耕种。”严晏道。
  相当于大秦出钱把百姓们的土地一次性买断,以后还能继续种地,就是不能再自由买卖了。
  “军功也是,既然我大秦已经不能再奖赏良田土地给军功之人,那就从别的方面对有功之人多加补偿。”
  君臣两人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慢慢品出味来的官员们嘴中不由苦涩,如果只是严晏一个人还好,可这要是帝王借着严晏的嘴把这个想法给说出来,他们又该怎么对抗?
  毕竟他们如今还要在大秦境内生活,子孙后代和根子也都在大秦。
  不像之前的战国,国家众多,这个国家待不下去了还可以去别的国家避风头,如今可就只剩下一个秦国,南北皆是蛮夷之地,他们已经无路可去了。
  他们不能和帝王硬碰硬,却也不想为之相让,想了想,官员们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另一个土地兼并的大群体。
  那些六国贵族后裔们。
  传承自前几国财富的六国后裔们,他们的财富可以说是秦国最顶尖的,同时,也是土地兼并的最大群体。
  一旦秦国推举王田制,那将会迎来他们的反扑,王田变法注定会实施不成。
  众朝臣们互相对视一眼,选择以退为进,对王田变法的态度逐渐软化下来,这让以严晏为首的变法激进派打从心里感到惊喜。
  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一步退让,未来会让他们后悔莫及,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态度不再那么强硬的朝臣们对严晏等人意味深长的说道,“别怪我们反对你们,实在是后面还会有更大的反对,你们的王田变法未必行的通。”
  可不是,他们手中兼并的地都舍不得拿出来,更何况那些贵族们呢。
  “晏会努力说服他们的。”严晏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道。
  第一步,成了。
  果不其然,他和陛下的一唱一和让他们心生忌惮,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反对。
  主要还是朝臣们还需要在朝堂之上,也就是赵燕歌的手下为官,气势上先天就弱上一筹。
  狐假虎威的严晏得到了赵燕歌批准的变法令,让严晏收服王田。
  知道严晏不打算用强制手段的反对派们老神在在的看着,不管如何,陛下没有方面让他们把手中的土地上交,他们就当不知道。
  土地买断哪里比的上细水长流带来的安全感足。
  接到变法令,严晏和自己那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会,研究他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都是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纵使已经成婚有了孩子,还是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比不了稳重,这里大都是这次朝堂之上新晋的官员们,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变成朝堂之上滑不留手的老油子,就被严晏说服给拉了过去。
  自从被右相带着去帝王面前,接到王田律法这个任务,严晏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有很大几率主持这个王田变法。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制定王田律法,而是去广结百家文人,把王田变法当成自己的思想传递出去,这期间有人认同有人反对,经过严晏仔细剖析分解,说出土地买卖的危害处,不少人都被他说动,严晏身边到底是聚集了一批文人。
  自然的,这次这批人留在朝堂上的也不少,严晏提出王田变法一事,已经事先有过默契的他们自然会声援严晏。
  纵观历史,严晏心里清楚,变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反对你的声音,这样一来,哪怕你的变法再有利国家,也不可能变法成功。
  是以,严晏选择自己聚集一批认同他这个理念的人,让严晏感到惊喜的是,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都留在了朝堂内,成为了他变法时最天然的盟友。
  这群年轻人里有来自贵族的,也有寒门出身的,不管是老牌贵族,还是新晋寒门,他们名下本该都有土地奖励的,只是这次,赵燕歌给予他们的待遇太过丰厚,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土地所带来的价值,他们之后也没提过。
  “现在看来,陛下是支持我们的。”王生说道。
  这是当然的,严晏在心里道。


第70章
  食楼内,众人聚在一起,开始商量起如何把土地回收的方案。
  “既然不能采用暴力和别的过激手段,那我们可以从“利”字出发,只要给的钱够多,肯定会有百姓心动的。”有人提议道。
  “利字当头,的确会有人心动,却也不会太多,比如那些大户们,哪里会看的上这些小钱。”严晏道。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能够玩土地兼并的那些人只是少量的存在,晏兄莫忘了这天下还是平民百姓们居多,从那些人买回的田地虽然零散,可是我们却能积少成多。”王生道,正因为是寒门出身,他才会认同严晏的说法,不能再让那些土地继续兼并下去了,要不然迟早有一天会没有百姓们的活路。
  王田制确保天下只有一个主人,却也变相的维护了百姓们安身立命的那块土地。
  就为这个,他怎么都要帮助严晏变法成功。
  严晏道,“我们是先从咸阳城开始,还是先找一块偏僻地方开始变法?”
  “还是咸阳城吧,偏僻地方的百姓可是会把土地当做自己命根子的,一般不会售卖。”
  “我也赞同先从咸阳城开始,毕竟咸阳城乃我大秦第一城,会有各种消息在这里汇聚和传递出去,我们在咸阳城开始,更便于王田制度的推行。”众人纷纷提议道。
  “只是在咸阳城开始也有弊端,这里百姓们势弱,且多勋贵,田地大部分都落在贵族名下,选择这里,开头可能不会顺利。”有人道,把咸阳城的利弊都分析了出来。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考虑那些人狗急跳墙,有可能会用下作手段来对付晏兄,毕竟明面上,王田变法是由晏兄来主持的。”
  “这点我会注意的,我不会在这里倒下的。”严晏神色郑重道。
  他就像众人的一个标杆,是他把众人汇聚在一起的,只要他还活着,众人就会以他为中心一起使劲,而他一旦身死,其余的人要是没有他这样坚定变法的心,只怕会沦为一盘散沙。
  严晏把自己的重要性再提高了一个度,看向包间内的人,对那些准备返回自家老家的学子们道,“我们这些留在咸阳城的人会从咸阳城开始变法,而你们在回去以后,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劝说,态度不要强硬,以轻柔为主。”
  “这个我们知道。”那些返回自己家乡的学子们道。
  严晏和其余大部分的人都离不开咸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