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兄长在上-分卷阅读64

见了二哥陆显一人。
  “陆伯伯和娘呢?”韩嘉宜停顿了一下,“大哥呢?”
  陆显瞧她一眼:“宫里朝贺。你今日脸上抹了胭脂?”
  “对啊。”韩嘉宜也不否认。昨晚守岁睡得迟,气色有点差。她干脆略施脂粉。
  “好看。”陆显赞许地点了点头。
  韩嘉宜只笑了笑。
  大年初一,文武百官以及一品诰命夫人需要进宫朝贺。
  陆晋在拜会过皇帝之后,被留了下来。
  皇帝精神不错,态度也和善:“晋儿去福寿宫走走,太后最近常念叨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你。”
  陆晋应道:“正要去给太后拜年。”他心想,另一个大约是去了宫外静养的明月郡主。
  今日一品命妇拜见皇后,太后不耐烦人多,只打了个照面,就回了福寿宫,兴致不大高。然而一见到外孙,她立刻精神起来:“晋儿过来,过来。”
  陆晋如同世间所有普通的晚辈一般,给这个慈爱的老人磕头拜年。
  太后满脸笑容,她摸出一个红包塞到外孙手里:“来来来,给你的。”
  知道太后的脾气,所以陆晋也不推辞,恭恭敬敬道了谢。
  太后愈发欢喜:“哀家前几日听说宝儿身体稍微好些了,在外面多将养一年半载,就会痊愈,你说是不是?”
  陆晋垂眸,想起老太医的话,心想,痊愈是不大可能了,也就是稍微减轻些疼痛。不过她人在宫外,对她而言,或许不算是一桩坏事。
  当然,这种话不能对太后说。是以,他点头:“是。”
  太后笑得越发灿烂:“哀家准备了好几个红包,还有一个是给嘉宜的。”
  “嘉宜?”陆晋心头一跳,若无其事问道,“给她做什么?”
  “哀家很喜欢这个小姑娘,不,是澹台公子。上次她进宫,才同哀家说了一会儿话,你就把她带走了。后来出了宝儿的事情。哀家也没再召她进宫。这要过年了,总得给些什么。”太后说着,又取出一个红包,“她不是诰命,没有品级,今日没进宫吧?你把这个帮哀家带给她,再问一问,什么时候有《宋师案》的第四部啊……”
  听太后絮絮讲起嘉宜,讲起《宋师案》,陆晋心中一片柔软。他接过太后给的红包:“我回去就给她。”
  他想,一直把她放在心上的人挺多的。
  陆晋这一点倒没想错,大年初一,在宫里问起韩嘉宜的,并非只有太后一人。
  沈氏有诰命在身,所以一大早就进宫与其他命妇一起参拜皇后。
  刘皇后与皇帝同龄,大约是掌管后宫操心劳力,年届三旬的她虽盛装华服,却难掩眉梢眼角的倦意。
  皇帝专心政事,出了名的不好美色,后宫妃嫔不多。刘皇后相貌中上,颇有贤名,处理事务,教人挑不出半分差错。
  照例接受了命妇参拜后,刘皇后说些勉励的话语,挥一挥手,教众人散了。
  沈氏随着众人出殿,才行数步,就被叫住。她回头,看见缓步朝她走来的东平公主,福了福身:“公主有何吩咐?”
  东平公主有孕数月,尚未显怀。相较之前,她稍稍丰润了一些,更显得面貌慈善。轻轻一笑,她走上前来,与沈氏并肩而行:“沈夫人,多日不见,令爱是否安康?”
  听她提起嘉宜,沈氏不由地想到那日在崇光寺中,东平公主施以援手一事,她笑了笑:“托公主的福,一切都好。”
  东平公主颔首:“那我就放心了。令爱是叫嘉宜对吧?我记得她是个极有灵气的姑娘。越儿对她也颇为欣赏。”
  “公主抬举她了,小孩子家家,哪有什么灵气?”有人夸女儿,沈氏自然欢喜,但少不得要提高警惕,谦虚一二。
  东平公主又笑了:“什么小孩子?今年该及笄了吧?”
  沈氏心里警醒了一些:“今年五月及笄。”联想到东平公主提起平安郡王,她心头忽然有了一种猜测。
  两人边行边说话,走的不快,不知不觉已落后于旁人了。
  “五月?那可没剩多久了。”东平公主轻笑,“该考虑许亲的事情了。京城优秀儿郎多,沈夫人若是选花了眼……”
  沈氏连忙笑道:“公主说的有理,不过还早呢。”说到这里,她不由地面带怅然之色:“我这个女儿,自四岁起,就没在我身边了。直到她十四岁,才又跟我团聚,我舍不得她,自然要多留她几年。”
  东平公主闻言沉默了一会儿。她如今也有身孕,再过数月,也要当母亲,是以她完全能理解沈氏想多留女儿几年的想法。她轻笑着点头:“是这个理儿。”不过想到侄儿郭越对韩嘉宜的欣赏,她状似无意说道:“这也是儿女的差别,养女儿的,希望女儿稍微晚些出门。养儿子的,却巴着儿子早早娶亲。我眼下虽没有儿子,但有一个侄儿,也是一样的心理。”
  沈氏闻言只是一笑,没有回答这一句,而是转了话题:“公主既有了身孕,那儿女双全也不是难事。”
  东平公主轻抚腹部,摇了摇头:“我这把年纪,也不求儿女双全了,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就很好了。不拘是男是女,都是我的心头肉。”
  她成婚十多年,三十三岁上才初次有孕。对她而言,自己的血脉得以延续,这已经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了,还挑什么男女?
  两人边说边行,慢悠悠到了宫门口,才道别回府。
  沈氏回长宁侯府时,陆晋还在福寿宫中。
  他陪太后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太后微微显出倦色来,他方告辞离去。
  他一说要走,太后反而精神了许多:“记得带给她,莫忘了帮哀家捎话。过些天你得了空,再带她来宫里陪哀家解闷。”
  陆晋连连点头应下。
  他走出福寿宫没多久,就看见迎面走来的大太监季安。
  两人打了个照面。
  季安匆忙行礼,神情恭谨。
  陆晋神色淡淡,从容应对。
  仿佛之前两人并无任何龃龉一般。
  擦肩而过,陆晋笑意微敛,心想这个季公公不大简单。上次明月郡主的事情,季安虽然折损了不少人手,但整个人还能全身而退。只是不知季安私底下的小动作,他那个皇帝舅舅又知道多少。
  回到长宁侯府时,已经不早了。陆晋直接去见老夫人。
  他幼时不在侯府,等他长大离开皇宫时,老夫人已经长居佛堂了。因此,陆晋对祖母的感情并不深厚,不过该有的礼节不能少了。
  老夫人素日礼佛,不喜欢儿孙们到跟前伺候,逢年过节虽然接受晚辈们的问好,但明显兴致不高。
  面对长孙,老夫人神色淡淡,只简单说两句要忠君报国之类的话语,就让他退下了:“你回去吧。”
  “是。”陆晋并不意外。因为数年来都是这样。他和家人本就是客气多过亲近。
  告别祖母,陆晋不由地想起外祖母来。他出了老夫人的佛堂,伸手摸了摸放在袖袋里的红包,心说:是该见一见她。
  不是他硬要见她,是他答应了太后,不能食言。
  而且,大过年的,他也不能躲着她。兄妹嘛,一家人,绕不过去的。
  如此这般思索了一番,陆晋大步向正房而去。
  还未至正房,倒先看见了梅姨妈。
  陆晋在家中待的时间不长,而梅姨妈大多数时候又都待在小院里。是以,他们见面的次数不多。
  梅姨妈看见陆晋,也甚是意外。她下意识笑着问好。
  陆晋颔首致意:“梅姨妈。”
  他正欲就此离去,忽的想起一事,轻声问道:“梅姨妈,陈表妹以前订过婚事没有?”
  “什么?”梅姨妈一愣,继而惊喜无比。世子怎么会忽然问起这个?莫非……
  她定了定神,笑着摇头:“没有,她爹死的时候,她年纪还小。这么多年就住在侯府,不曾许下婚约。”
  陆晋点头,不知为何,却忽的想起韩嘉宜来。他心想,她爹爹过世时,她年纪也小。不过她爹爹给她许了亲事,好在没能成。
  他心中一凛,怎么又想到她了?
  梅姨妈见他不说话,问道:“世子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