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61

抓住,可没咱们的好果子吃。”
  朱福贵的妻子在他们旁边做活,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底,郭老汉说完,不等朱福贵说话,她在一旁说道:“我觉得那李家媳妇的主意倒是不错。她就是不出钱买皮子,你和老郭也得在一起做皮子活吧?这要是被抓住,你们也得受处罚吧?这李家愿意把这事揽过去,你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就是这工钱,你俩得好好商量商量,太高了不好,太低了也不好。”
  她的一番话让朱福贵和郭老汉豁然开朗,上次他们带着各自的儿子一起做皮衣,那是运气好没被人告发。看李家的这意思,这皮衣卖得好,以后可能得天天做活,这时间一长难免有人眼红,要是被告到上面,他们俩可都跑不了。
  虽然现在让做买卖了,可他们一没有营业执照,二来他俩还不是一家人,算起来只能是朋友,按照规定,是不能在一起做买卖的。
  这要是被告发了,吃亏的可是他俩。
  现在刘大银和李三顺愿意担这个风险,他们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郭老汉:“老朱,咱们两个男人还不如嫂子看的清楚呢。那这事,咱们就答应下来,你说这工钱,咱们是按天算,还是按件算?按天算的话,一天的工钱是多少,按件算的话,一件的工钱又是多少,咱们可得好好算算。”
  这边,刘大银和李三顺早早就睡了,毕竟他们做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早就累的不行了。
  人老了,这觉就少了,加上昨晚睡得早,夫妻两个早早的就醒了。
  外面的天还黑着没有亮呢,他们也没起来,就这样躺在床上说话。
  “我这还是第一次住招待所呢,”李三顺说道:“自从跟着爹从省城回来,我就没出过远门,没想到这老了老了,又出门做买卖了。”
  刘大银闭着眼睛:“这招待所算什么,等以后咱们还得住一住港岛杂志上说的酒店呢。”
  李三顺也看过那港岛杂志上的酒店,大大的珠子灯,地面铺的不知道是什么,亮的能照出人影来。当时李三顺随口说了一句,这地方这么好,咱们要是能住上一晚,也算是没白来人世间一遭。
  李三顺没想到刘大银还记着她随口的一句话,感动之余又有些心酸,“大银啊,等以后咱们带着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外孙女,咱们一起去住那酒店。”
  
第53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朱福贵,郭老汗和刘大银一拍即合,同意由刘大银出钱买羊皮,郭老汉,朱福贵给刘大银干活拿工钱。
  这羊皮还要朱福贵带着刘大银夫妻去买,刘大银决定把丑话先说在前面:“朱叔,我和三顺对这皮货生意是一窍不通,这羊皮的好坏全都在朱叔,郭叔您俩把关,您和郭叔可得看仔细了。这羊皮质量的好坏可关系着皮衣的好坏,我那个客户说了,要是这次的皮衣做的不咋样,以后可不就跟咱们合作了。”
  朱福贵是个明白人,这话里的意思他当然听清楚了,不就是怕他找了破皮子,以次充好骗他们的钱吗?
  郭老汉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三顺,三顺媳妇,你俩放心,我这心里有数。这收皮子的事你就交给我和老郭,我们一定会给你把好关的。只要你说的那个皮衣样式图出来了,我跟老郭一定给你做的漂漂亮亮的,不会让客户失望的。”
  这卖羊皮的人住的离朱福贵不远,就在邻村。
  他从北方收来零散羊皮后,染色后再整张卖出去,赚取差价。
  要是刘大银再晚来几天,他就出门卖羊皮了,要是想要羊皮,又得等上一个多月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大银从他手里收了二十张染好色的上好山羊皮,每张三十九块钱。
  羊皮贩子姓许,叫许广义,给皮子染色的手艺是跟他爹学的,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他爹就带着他去北边牧民那里收来羊皮,染好色后再偷偷摸摸的卖了也算是个进项。
  刘大银跟许广义要了电报地址,又把自己的地址给了他,约定要是这次的羊皮质量好,以后的羊皮都从他家要。
  这羊皮有了师傅有了,就等着省城张水生那边的消息了。
  只要皮衣的样式图一出来,刘大银这边就立即开工做皮衣。
  做皮衣的地方就安排在郭老汉家。刘大银和朱福贵,郭老汉说好了,他俩的工钱一天两元,他俩的儿子也会做皮活,就是手艺还不算熟,每天的工钱七毛钱,等手艺熟了,每天的工钱一块钱。
  到时候朱福贵父子就住到郭老汉家里,刘大银每月给郭家二十元,用作伙食费。
  李莲花的营业执照下来了,王成找了村里的老陈头看了日子,后天就是个不错的日子,“莲花美衣店”就在后天开业。
  这商铺开业可是大事,李三顺一家都去给李莲花祝贺。
  “莲花美衣店”是凉河县的第一家个体商店,一开张就在县城引起了轰动。
  除了衣服,手绢,李三顺还做了烧鸡,放在女儿的店里卖。
  每卖出一只,刘大银给女儿一块钱的辛苦费,一天就是只卖出一只,那一个月也有三十块钱的收入,比一般工人的工资还要高呢。
  鞭炮放完,李莲花站在门口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乡亲们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都进来看看啊。”
  李莲花喊得这话不伦不类的,好像不是卖衣服的,反而像是玩杂耍的。
  围观的人本来就很多,李莲花说完,人群一哄而上,涌进了店里。
  这店里的面积不大,货物也不多,几件白衬衫挂在墙上,一张破书桌充当柜台,上面放着一叠新手绢。
  几个结伴看热闹的姑娘一眼就看到了柜台上的手绢,两步就围了上来:“大姐,你这手绢怎么卖?”
  “这手绢真好看,比县里的供销社还好看。”
  “大姐,我们可以拿来看看吗?”
  李莲花笑着招呼客人:“当然能拿起来看,你们随便看。这手绢五毛钱一条,不要票。”
  “真的不要票?”
  “真的不要票。”
  这手绢和供销社的价钱一样,好看又不要票,几个姑娘拿在手上看了一小会儿,立马就决定买一条。
  “我要一条。”
  “我也要一条。”
  “我也要一条。”
  这手绢卖的好极了,一上午就卖出了八条,一条赚三毛钱,就是两块四毛钱。
  倒是的确良衬衫,只卖出去一件。
  李莲花本来抱着极大的希望,这衬衫只要卖出去两件,就比手绢挣得多,谁知道一件也没卖出去。
  刘大银见女儿脸色不好,赶紧开解女儿道:“今天是星期三,工人老师医生什么的都上班,等你这服装店的名声打出去了,还愁衬衫卖不出去。”
  这个年代,工人老师医生这些吃“国家饭”的最有钱,他们上班,这衬衫自然不好卖。
  “我看今天有好几个人问这衬衫的价格,都说没带够钱,等明天来买呢。这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天上午就卖出了一件衬衫,八条手绢,卖的还少?你呀,就不要唉声叹气的了,打起精神,等会儿来了客人得露出笑脸,哭丧着脸可不行。”
  刘大银一番开解,李莲花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娘,还是你想的多,我这想左了。”
  这开张的第一天,婆家娘家的人都在,当然得吃顿好的了。
  李莲花到国营饭店买了三十个包子,刘大银撕了一只烧鸡,十几口人围在一起,就着暖壶里的热水吃了午饭。
  短短几天的时间,“莲花美衣店”就在县里出了名,县城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知道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不仅卖白衬衫,卖手绢,还卖烧鸡。
  手绢是卖的最快的东西,几天的功夫,两百天手绢就卖了一大半。
  “莲花美衣店”不仅生意好,还接待了县里的领导,被树立成了凉河县改革开放的典型。
  李莲花和县委书记握手的相片,被挂在了“莲花美衣店”最显眼的地方。
  李莲花的店生意好,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有羡慕嫉妒的,有暗地里观察的,还有打算搞破坏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