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分卷阅读62

,甚至就连县城的小混混们也盯着李莲花的店。
  到时候只要上门威胁恐吓一番,就能收些保护费,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谁能想到,县里的领导竟然去了那么小的一家店铺,亲口说王成和李莲花“是典型,是带头人”,这样一来,谁还敢找“莲花美衣店”的麻烦。
  小混混们也不傻,哪些人能动哪些人不能动他们心里都门清,要是连这个都搞不清楚,他们早就进了监狱了,还能在外面晃荡。
  张水生那里终于来了电报,说大学老师给设计的衣服样子出来了。
  刘大银没敢耽搁,收到电报的当天就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这次和她一起去的是二女儿李莲花。
  店里的生意好,当然要多进些衣服了。
  刘大银带了两张羊皮,两条整兔皮的褥子,这是给郑老师的谢礼。
  张水生把装订好的几张纸给了刘大银:“刘姨,这是郑老师设计的衣服,你看看。”
  刘大银打开粗粗扫了一眼,整张纸都是衣服和尺寸之类的。
  她也看不懂,就把几张纸叠起来放进兜里,笑道:“我也看不懂。那个老师要的羊皮我带了两张,兔皮褥子我也带了两条。”
  张水生笑道:“这个交给我,等我从这里回去就带给郑老师。刘姨,郑老师说了,这衣服是男女两个款式,每个款式三个尺码,衣服的尺寸什么的他都标注好了,到时候按照图纸来做就行。”
  张水生说一句,刘大银就点一下头,等张水生说完,刘大银用力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小张,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等皮衣做出来,咱们一起赚钱。”
  张水生笑道:“刘姨说的对,咱们一起赚钱。”
  等张水生和刘大银把皮衣的话说完,李莲花才在一旁问道:“小张啊,上次从你这里进的手绢,你还有货吗?”
  “没有了,”张水生一脸诧异道:“李姐,那些手绢你都卖完了?”
  “虽然没卖完,但也卖的不少,那小张,你知道哪里能进到手绢吗?”
  张水生低头想了想,说道:“李姐,这手绢我倒是能帮你找到批发的人,只是价格恐怕没这么便宜了,两百条起码得七十多块钱。”
  “那么贵?这比你卖给我的要贵上一多半啊。”
  “李姐,我卖给你的手绢不仅没赚钱,要是算下来,那还赔钱呢。”张水生平静地说出自己赔钱的事:“我跟刘姨那么熟了,那些手绢我也不打算摆摊卖了,才便宜给你的。”
  这两百条手绢七十多块钱,卖五毛钱一条的话就是一百块钱,刨除火车票钱,也就能赚十多块钱,就有些不太划算了。
  “李姐,我倒是知道有一个人的衣服卖的便宜,样式也时兴,你要不要去看看?”张水生突然说道。
  “真的,你带我去看看。”李莲花说道。
  刘大银拍了一下女儿的肩膀,说道:“咱们这刚坐下没多久,小张杯里的茶还没喝完呢。”
  李莲花的性子有些咋咋呼呼,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张,我不急,你先喝完茶再说。”
  张水生没喝茶,而是稍微低了一下头,声音也低了下来:“刘姨,李姐,你们不是外人,我跟你们说个消息。”
  “什么消息?”刘大银和李莲花齐齐问道。
  “咱们用的布票,可能用不了多久了。”
  
第54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刘大银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张水生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说什么,布票用不了多久了?”
  这布票,粮票,这可是比钱还难搞的东西,怎么会说不用就不用了呢。
  “刘姨,这省城里的纺织厂的仓库里积压了大量的产品,根本就卖不出去,有的厂子现在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这不厂里的几个领导一商量,决定不要布票卖布。我说的那个朋友就是从纺织厂低价买了布料,找老师傅裁剪,再找家里有缝纫机的妇女缝好,做好后把裤子批发出去,可挣钱了。”
  刘大银听完,立马问了一个问题:“小张,你说咱们省城的纺织厂不要布票就卖布,那别的地方的纺织厂还要不要布票?是不是只有咱们省的纺织厂这样做?”
  张水生:“不是只有咱们省的纺织厂这样做,我听说现在就是京市的纺织厂也这样做呢。”
  李莲花比刘大银还要震惊,从她记事开始,买东西就要票了,以后这买东西不要票了,那要什么,只要钱吗?
  布票要是不要的话,那粮票,肉票,副食票,工业票是不是也不要了,到时候只要有钱,是不是什么就都能买到了,不像现在,有钱没票也不好买东西。
  张水生见刘大银和李莲花久久回不过神来,又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刘姨,我听说,有的地方已经包产到户了。”
  “啥叫包产到户?”
  张水生给她解释:“就是把土地承包给个人,自己耕种,农民们不再跟着生产队干活,而是自己干自己田里的活,到了年底,收多收少全由农民自己承担,不再伸手给国家要粮。”
  刘大银听懂了张水生话里的意思,那就是土地成了个人的,想种啥种啥,自己干自己地里的活,生产队到时候也没什么用处了。
  土地不再属于国家,而是属于个人了。
  这不就跟旧社会一样了吗?
  这个消息可比取消布票还让刘大银震惊。
  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刘大银现在开始做买卖了,可她从骨子里来说,还是一个农民,土地对她来说,比什么买卖都要重要。
  不仅刘大银,李莲花也被这个消息镇住了。
  半晌,刘大银才出声:“小张,你说的这个消息是真的?”
  张水生:“这报纸上都登了,虽然没有明确说包产到户,但跟以前包产到户一出来就骂声不断不一样,这次国家开大会可是肯定了这种做法,人民日报上都登出来了。”
  “小张,这个消息你是从报纸上看到的?”
  “是啊,整整一个大版面呢,都是写的这个。”
  这报纸上写的东西,那大概率差不了。
  这国家又让做买卖了,布票又可能要取消,土地还有可能包产到户,刘大银隐隐感觉到,这国家,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只不过这国家怎么变化,这日子该过的还要过。
  “小张,你带我们去看衣服吧。”
  这卖衣服的人住在城郊,张水生带着她们做了公交,又步行了了半个多小时,才到了那人家里。
  那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还没进他家的大门,就听见了一片吵嚷声。
  “陈哥,你再多给我几条裤子吧。”
  “不行,我这的规矩,一次只能拿二十条裤子,今天多给了你,明天别人也跟我多要怎么办?好了,等下次你来的时候我多给你两条。”
  得到下次能多拿两条的保证,那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陈哥是个三十多岁的人,留着长头发,小胡子,嘴里叼着一根烟。
  “小张,你来啦。”陈哥说道。
  张水生脸上挂满笑容:“陈哥,我给你带生意来了。刘姨,李姐,陈哥的裤子现在在省城可时兴了,你们看了保准满意。”
  陈哥懒懒地站直身体,也不说什么废话:“裤子六元钱一条,一次最多只能拿二十条。”
  刘大银笑道:“这裤子我们要先看看,到底要不要买。”
  “老赵,把裤子拿一条出来。”陈哥冲屋里喊道。
  屋里很快出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手里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
  那老头一句话不说没把裤子递给刘大银,转身就又进了屋。
  刘大银和闺女一人扯着一条裤腿查看。
  这裤子和时下的裤子可不一样,裤腿瘦瘦的,让人怀疑能不能穿进去。
  “娘,这省城的大街上就有人穿这样的裤子,我看着那个啥。”
  李莲花不把话说清楚,刘大银不禁问:“那个啥啊?”
  李莲花不好意思说,直接说道:“我要十四条。”
  这裤子拿回去还不知道好不好卖呢,先要十四条,好卖再来进货,不好卖这十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