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58

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的亲弟弟,哪怕知道他睁着眼睛说瞎话,建文帝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满朝文武都在看着,削藩就算了,突然对勋贵下手,还是魏国公府的嫡系,皇帝到底想干什么?继续洪武帝未完成的事业,把开国功臣全都杀干净?
勋贵多是以武起家,建文帝重用文臣,打压武臣不是秘密,一旦不小心触动了某根敏感神经,后果会相当不妙。
围绕在建文帝身边的多是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一类的书生,却也不乏明眼人,例如翰林编撰杨士奇,户部侍郎夏元吉,都曾拐弯抹角的提醒过建文帝。
夏元吉充任采访使,纠察百官的不法事,回京期间曾上疏建文帝,不能继续任由身边这群书生蹦跶了,现在不满的可不只是藩王,一个不好,真有哪个藩王造反,皇帝虽是正统,仍会众叛亲离。
杨士奇没有直接上疏,而是在文史馆的考试中,于文章中针砭时弊,获得吏部尚书的赏识,认为只让杨士奇编经太屈才,点其为第一名之后,立刻奏请皇帝给杨士奇升了官。可无论张尚书还是建文帝,欣赏的都是杨士奇的文笔,对文章内容却不是那么重视。
如果建文帝能开一下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许永乐帝不会在建文四年就夺取了南京城。
此时,燕王正在酝酿造反,建文帝正大刀阔斧的削藩,叔叔和侄子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于满朝文武来说,怎么站队,该支持谁,将决定一家乃至全族的命运,不得不走一步看两步,谨慎从事。
徐辉祖考虑得很长远,设想过多种结果,徐增寿多是从亲情和己身考虑,这也注定了兄弟二人未来命运。
徐增寿兴冲冲的带着外甥回到国公府,却在大门前被拦住了,一瓢冷水直接泼在了头上。
徐辉祖下令,外甥进府可以,护卫免谈。
“大哥真这么说?”
听到徐辉祖不许护卫进府,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脸色也是相当不好看。
“我去同大哥说!”
徐增寿火气冲头,之前明明说好的,大哥这又是怎么了?
意外的,朱高煦拉住了他。
“魏国公此举孤能够体谅,舅舅不必气恼。”一个魏国公,一个舅舅,嘴上说能够体谅,话中却暴露了朱高煦真正的心情。
“可……”徐增寿还是气得想杀人,这算什么?外甥好歹是个郡王,带上些护卫又怎么了?魏国公府还养不起不成?
“舅舅,我兄弟进京是为拜祭太祖皇帝,临行前父王曾叮嘱,到京后一切听从舅舅安排。魏国公遣护卫回王府,必有其考虑,孤照做便是。”
说着,朱高煦回身,召来孟清和,吩咐他带人回京城燕王府,“回禀世子,孤与三弟在舅舅这里一切妥当,请世子不必担心。”
“卑下遵命!”孟清和应诺之后,接着说道:“郡王同公子的习惯,怕是国公府的下人并不十分清楚。卑下斗胆,待回禀世子,遣随行宦官火者数人过府,可否?”
“可。”不等朱高煦点头,徐增寿先一口答应下来。
护卫不让进,伺候的宦官也拦在门外?未免太不近人情。说句不好听的,是打算将朱高煦朱高燧同世子隔绝,软禁不成?
目送朱高煦兄弟随徐增寿进府,孟清和仰头看向魏国公府门楣上悬着的“大功坊”匾额,面容平静。
金漆兽环大门在面前合拢,孟十二郎勾了勾嘴角,他能猜到徐辉祖此举的用意,不外是避免朱高煦兄弟对外传递消息,也是给皇帝摆出个忠臣的姿态。后世赫赫有名的南京瞻园,不过是徐府的花园,开国功臣,一门两公,在靖难中站错了队,仍屹立不摇,徐辉祖,果真是了得。
“百户,可是回王府?”
“回去。”孟清和扣住腰间长刀,对随行的鸿胪寺左寺丞说道:“还要劳烦寺丞一次。”
鸿胪寺左寺丞不过从六品,孟清和身为百户,正六品,本不必如此。但文官和武官的品级却不能这么比,不见七品的言官能指着一品都督的鼻子骂?
这就是大明官场,尤其现下情况特殊,还是客气点好。
见派去的护卫都被撵了回来,朱高炽有些吃惊,打发走了鸿胪寺寺丞,从孟清和口中听到了详细经过,叹息一声,“魏国公也是为难,罢了,王安。”
“奴婢在。”
“你带上几个可靠的去魏国公府。在京期间,你就跟在二弟三弟身边伺候。”
“奴婢遵命。”
王安躬身退了出去,世子发话,不愿意也不成。高阳郡王和三公子都不是好伺候的,得找两个耐揍又机灵的,必须从带来的人里挑。京城王府里的这些个,不说世子,他也是一个都信不过。
王安离开后,朱高煦派人去请沈瑄,决口不提一同负责王府安全保卫工作的倪谅。
沈瑄到后,房门关上,朱高炽对两人道:“来时,父王曾对孤兄弟三人言,此行凶险,在京中务必谨言慎行。一路行来,孤可信任者,除了兄弟,便只有汝等二人。”
听到这番话,即便是孟清和,也不免心头发热。
高智商,高情商,为人谦和,乐于礼贤下士,无论大事小事绝不糊涂,除了外在条件差了些,几乎无可挑剔。
要是换个人,高阳郡王的掀翻太子之路,或许不会走得那么困难。
成功的可能,至少提高五个百分点。
朱高炽同沈瑄说话时,孟清和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两位大佬就加强王府守卫,与府外传递消息,揪出府内细作诸事交换若干意见,做出妥善安排,才轮到他开口。
“孟百户可有想法?”
“回世子,卑下唯有一点提议,可供世子参考。”
“孟百户尽管道来。”
“是关于太祖—皇帝祭日……”
房门外,一名端着茶水的宫人从回廊处走来,距离房门还有几米,被护卫拦了下来。
宫人作势争辩了两句,到底没能靠近厢房。
待她转身离开,周荣立刻遣人跟上那名宫人,“小心点,看看是谁安排的。“
“是。”
一名不起眼的火者跟了上去,房门恰好在这时打开,沈瑄迈步走了出来,周荣上前低声道:“有个宫人可疑,,标下已派人盯着。安排在倪千户身边的人回报,不见异常。”
“继续盯着。”
“是。”
周荣领命,沈瑄回首望了一下室内,又道:“稍后孟百户出来,让他去见我。”
“若孟百户问起?”
“换药。”
“是。”周荣应诺,随即一愣,换药?
孟清和受伤的事他知道,还在奇怪他哪来的伤药,竟然是千户给的?既然千户好心,把伤药给孟百户不是更好,何必让人再多跑一趟?
周百户晃晃脑袋,想不明白。
朱高炽兄弟三人抵达京城翌日,皇宫中的建文帝派人前来慰问。
来人的身份有些特殊,一个是翰林学士黄子澄,另一个是曹国公李景隆。
两人被迎进燕王府正殿,数名宫人送上茶水,倪千户恰好在正殿守卫,看到两人,规矩行礼,不见任何破绽。
不久,朱高炽被两名宦官从殿后扶出,看到他的样子,黄子澄和李景隆都是一愣。
一身道服,满脸倦容,坐下之后,还听到了咕噜噜的一阵腹鸣。
饶是李景隆,此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黄子澄更是无语。
燕王世子不是好读书吗?没听说他喜好修道啊?
难道是情报工作出了问题?
朱高炽很快为两人解惑:“不瞒两位,孤已决定太祖祭日前后,修身茹素,每日诵经,另抄经书奉于太祖灵前,尽子孙之孝。”
“世子大孝!”
不论立场,身为读书人的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