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帝师-分卷阅读39

,李淳不见半点喜意,反而满脸苦色,在场三人都能理解。
  王忠提议,在李淳和程文离京之前,四人必要聚上一席。
  “杨贤弟不能饮酒,以茶代酒,为两位同年送别,也是一段佳话。”
  “小弟自当从命。”
  敲定送别之日,送走王忠三人,杨瓒回房收好两张名帖,按了按额角。
  算一算时间,吏部的批文应该就在这几日。然要拜会阁老,又要为李淳和程文送别,省亲的日子怕要推迟。
  只可惜,杨编修做梦都想不到,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二日到翰林院应卯,没等来请假的批条,却等来了大理寺寺丞。
  “涿鹿县衙递送状纸,请杨编修随本官前往大理寺。”
  邓璋绷着脸,也不说明是什么状纸,只请杨瓒走一趟。
  带人往大理寺,需要寺丞亲自前来?
  不等杨编修问清缘由,惦记多日的锦衣千户突然出现,立在翰林院前,拦住邓璋,口称奉锦衣卫指挥使之命,请杨瓒前往北镇抚司。
  “锦衣卫办事,邓寺丞可行个方便。”
  邓璋脸绷得更紧,顾千户半步不让。
  锦衣卫和大理寺的官员剑拔弩张,翰林院的庶吉士顾不得吵架,都出来看起了热闹。
  杨瓒左右瞅瞅,突然生出一个极其诡异的念头:这是水表大叔和快递小哥同时上门?接下来,会不会有人邀他上楼顶一叙?
  摇摇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涿鹿县的状纸?
  沉吟两秒,杨瓒心头微沉。
  
  第三十章 好人缘的杨编修
  
  锦衣卫和大理寺的对峙,以扶安的到来而宣告结束。
  “天子宣杨编修乾清宫觐见。”
  天子宣召,自然要让路。
  庶吉士们无热闹可看,陆续返回值房,重拾之前话题,继续争执不休。
  头上仍有些红肿的严嵩立在原地,目送杨瓒行远,表情很有些复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同为今科进士,彼此间的差距却已是天地之遥。
  杨瓒离开翰林院,心有疑问也不好开口,只能一路沉默,随扶安行至乾清宫。
  刚到殿前,杨瓒眉间便是一皱。比起之前,乾清宫的氛围愈发肃然,药味也愈发重。行动间,宫人中官均是小心翼翼,走路都踮着脚尖。
  天子旧病难愈,太医院先时开的方子都不顶用。
  眼见天子逐日消瘦,水浆不入,每天只能靠丹药撑着,譬如饮鸩止渴,自院判之下都是眉头深锁,心焦如火,却始终想不出好办法。
  杨瓒走进殿内,候中官通禀。
  等了足有盏茶时间,才见扶安从内殿行出,眼圈似有些红。
  “杨编修随咱家来。”转身时,扶安不忘低声叮嘱,“陛下问什么,杨编修照实说。但回话时千万小心,莫要引得陛下动怒。”
  “谢公公提点。”
  杨瓒知道,扶安未必是想结好自己,但情总是要领。
  扶安点点,先行两步,道:“陛下,翰林院编修杨瓒请见。”
  龙榻前,宁瑾小心伺候,说话都不敢大声。
  见到杨瓒,弘治帝勉强靠坐起身,眉发稀疏,面色青白,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龙袍空荡荡的披在肩上,已有几分大渐弥留之态。
  杨瓒不敢多看,跪地行礼,口称:“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
  弘治帝虚抬起手,嘴里像含着核桃,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谢陛下。”
  “可知朕为何召你?”
  “回陛下,臣不知。”
  “真不知?”
  虽然病势尪羸,弘治帝仍是目光锐利,威严仍不减半分。
  杨瓒胸中发紧,道:“陛下,臣当真不知。”
  “大理寺寺丞为何寻你,涿鹿县的状纸是怎么回事,你总该知道?”
  沉默两秒,杨瓒深吸一口气,再次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罪。”
  “何罪?”
  “臣于斩衰殿试,面君不言,故而有罪。”
  “哦。”
  弘治帝声音愈发含糊,宁瑾忙碰上温水,小声道:“陛下,您润润喉咙。”
  “不必。”
  推开茶盏,弘治帝按了按额心,也不避开杨瓒,让宁瑾取来丹药,连服三丸。两息过后,脸颊涌上一抹诡异的潮红,精神略微好了些,说话也清楚许多。
  杨瓒依旧跪在地上,头微垂,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明知故犯,当罪加一等。”
  见杨瓒直挺挺的跪着,未见惊慌之色,弘治帝微微点头,道:“然朕观你素行端良,操履严明,非是贪图权势荣华之徒,更非杀妻求将之辈。”
  “陛下之言,臣不敢当。臣请陛下责罚!”
  “不必急着请罪,只向朕明言,此事背后可有隐情?”
  “回陛下,臣……”
  “起来说话。”
  “是。”
  杨瓒站起身,梳理杨小举人的记忆,直接道出杨、闫两家宿怨,又将家信及快脚陈述之语禀明。
  “陛下,臣自家书察觉蹊跷,逼问快脚方才得知,闫家同县衙主簿沆瀣一气,擅改正役,又向酷吏使银,不过一月,臣族中累死十余人,家家举白,人人麻衣,却是求告无门!”
  弘治帝没有出声,许久方道:“既已知晓,为何不禀明朝廷?”
  “陛下,出事之时,臣身在京城,手中并未有实据。”
  “殿试之时为何不言?”
  “陛下取才之日,臣不敢妄言。”
  “如今事发,不怕朕治你不孝不亲之罪?”
  “陛下,”杨瓒行礼,沉声道,“臣甘冒不韪,只为求得洗雪逋负,以慰族人之魂。纵被朝廷问罪,臣亦心甘。”
  能活,没人想死。
  但他穿越一遭,顶了杨小举人的身份,家人和族人就是他的责任。他可以在弘治帝面前说谎,仍选择说实话,赌的是弘治的仁厚,赌的是天子亦有慈父之心。
  杨父连丧两子,仍在信中隐瞒实情,述说平安。弘治帝病入膏肓,在太子面前亦要强撑不倒。
  由此及彼,杨瓒斩衰殿试,于理当责,于情有原。端看天子之意。
  药香渺渺,殿内陷入沉寂。
  杨瓒双目低垂,背脊愈发挺直。
  “夺去功名,充军流放,你也不悔?”
  “回陛下,臣不悔。”
  “古有言,十年生聚。”弘治帝道,“朕观尔素日沉稳,为何行此鲁莽之事?”
  “陛下,古人亦有言,潜遁幽岩,沉冤莫雪。”杨瓒坚定道,“臣若后退一步,一族沉冤永难昭雪。以闫氏之恶行,必将步步紧逼,杨氏一族危如累卵,恐将门殚户尽。”
  殿试得中,尚可为族人寻一条生路。如他不考,闫氏必更加肆无忌惮,杨氏一族都有性命之虞。
  寝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扶安急得额头冒汗,不是叮嘱过杨编修,莫要引陛下生怒!这位怎么还顶上嘴了?
  未料,弘治帝并未发怒,反而缓缓笑了。
  “好。”
  一个好字,便如云开雾散,压在杨瓒肩上的巨石,瞬间被移开。
  “扶老伴。”
  “奴婢在。”
  “大理寺既接了状子,不能不问。你和杨爱卿走一趟吧。”
  “奴婢遵命。”
  扶安擦擦汗,看向杨瓒的目光,已同之前大为不同。
  这位当真是吉星高照,鸿运当头。
  天子最重孝亲,杨瓒斩衰殿试,非但没有被问责,轻飘飘几句话就被夸了“好”字。
  让他到大理寺一趟,分明是天子要给杨编修撑腰。明着告诉大理寺上下:天子要护杨编修,该怎么做,自己看着办。
  杨瓒再拜,起身之后,随扶安离开。
  殿门关上,弘治帝再撑不住,滑倒在榻上。
  “陛下,可要唤太医?”
  “不必。”
  弘治帝闭上眼,声音现出疲惫,“宁老伴可是不解,朕为何要护着杨瓒?”
  “奴婢愚钝,陛下行事必有深意。”
  “牟斌查宣府,杨氏的事,朕早已知晓。”
  “那……”
  “恩荣宴上,太子若是多问一句,今天这状子也不会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